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学校2025年“实验室安全月”活动部署,11月6日下午,由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保卫处、校医院联合主办,资源环境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共同承办的实验室安全及消防综合应急演练成功举行。

本次演练旨在通过系统培训、实战疏散与沉浸体验,全面提升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校园安全氛围。演练活动在资源环境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的安全知识培训中正式启动。实验室安全与条件保障处副处长李论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副处长纪克攻作了系统深入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他紧密结合高校真实事故案例,生动剖析了实验室内戴手套打电话、违规饮食、仪器设备操作不当、实验台脏乱差、危险化学品存放不规范等常见安全隐患的巨大风险。培训详细讲解了危险化学品的分类、管控要求(特别是“五双”管理)、采购流程、规范存储及废弃处置规定,并重点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要求进入实验室必须穿着实验服,操作危险物质时须佩戴护目镜、防毒面具等专业防护装备。校医院薛闯医生随后带来了极具操作性的急救技能培训。他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CPR)的操作要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以及应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并通过模拟人进行了标准演示,强调了“黄金4分钟”内进行有效急救的关键作用。保卫处安全指挥中心主任刘德明则聚焦消防安全,通过剖析电动车违规充电、锂电池爆燃、电气线路故障等典型案例,警示火灾危害。
扎实的理论培训后,保卫处副处长汪勇攀宣布演练进入实战阶段。火灾应急疏散演练环节模拟报告厅内突发“火情”,参演师生在疏散引导下,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弯腰,沿安全路线快速、有序撤离至指定安全地带。整个过程组织严密、行动迅速,有效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疏散集结后,师生在广场设置的实验室安全应急演练、急救实操、消防演练及VR实训四大展示区进行了观摩与实操体验。活动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为一体,通过实战化、沉浸式的演练,显著增强了师生安全素养与实操技能。

本次演练准备充分、组织周密、内容充实,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为营造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