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博览园】农业水利博物馆开馆

10月25日下午,农业水利博物馆开馆仪式在我校博览园举行。该馆是在陕西省水利厅支持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示范区联合建设,选址我校博览园的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二楼。

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周毅,全省节约用水办公室主任、省水利厅科技处处长陈卫东,陕西省石头河水库灌溉中心主任王洁,杨凌示范区水务局局长贺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书记郑伟、院长胡笑涛,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院长韩文霆、水保学院副院长许明祥等出席开幕式。来自石头河灌溉管理中心灌区、杨凌示范区水利系统,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相关学院、研究院、博览园的教职工与校内学生代表共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仪式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主任王国晖主持。

贺群详细介绍了节水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背景与核心意义。她指出,农业水利博物馆将成为向公众传递节水新理念、普及水利知识的新课堂、新平台,对推动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胡笑涛简要介绍了农业水利博物馆的建设历程、核心建设内容及水利科普工作开展规划。他强调,农业水利博物馆不仅整合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陕西省内农业水利特色,更打造了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未来将实现从服务校园师生到面向社会公众的科普延伸,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农业水利的历史脉络与现代节水科技的发展现状。

周毅郑重宣布农业水利博物馆正式开馆,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水四定”为根本,利用农业水利博物馆平台,做好农业水利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技术创新的融合,持续深化水利科普教育,让水利知识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同时,围绕节水技术研发、水资源管理等关键领域开展协同攻关,为陕西省乃至全国农业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开馆仪式后,负责建设农业水利博物馆的专家魏永平为与会领导、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详细讲解,胡笑涛、许明祥两位专家分别补充介绍了现代节水科技和黄土高原区域治理。参观过程中,大家围绕“历代农业水利发展脉络”“现代智慧水利技术创新”“科技节水实践应用”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入交流,对博物馆展现的农业水利文化内涵与科技成果给予高度评价。

image.png

image.png

农业水利博物馆系统展示了我国从古到今对水资源利用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一部立体的中国水利史教科书,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治水精神和科学精神。展馆分五部分:古代农业水利、近现代农业水利、现代节水科技、黄土高原区域治理、生活节水。展出了很多农史文物、线装古籍、古代取水用水工具,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水利工作者使用的仪器设备,其中水准仪和经纬仪是三位在我校从事农业水利工程研究的院士(朱显谟院士、李佩成院士、康绍忠院士)用过。另外,还有集12种现代节水技术于一体的大型真水演示沙盘和黄土高原高标准农田“四位一体”集雨补灌体系沙盘。馆内还采用了视频、互动等多种展示形式。农业水利博物馆的建成,将有助于提升全社会节水、护水、科学用水的认知水平,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助力守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

image.png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