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冲刺阶段,植物保护学院以“全员参与、精准施策、全程护航”为行动主线,聚焦“拓岗位、强研判、优机制、精帮扶”四大核心任务,构建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全力打好就业攻坚战。
强化校企联动,拓展岗位资源。学院将校企合作作为拓宽就业渠道的核心抓手,实施“领导班子带头、学科点负责人主力、行业校友助力”的立体拓岗模式。主动向外拓展对接。学院党委书记黄明学、院长郭军、学院班子成员先后带队赴山东青岛、四川成都、江苏南京等地走访清原农冠作物科学有限公司、海利尔药业集团、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20余家,深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人才需求,就产学研合作、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新模式等事项达成合作意向。精准邀请深化合作。学院邀请江苏艾津作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六夫丁作物保护有限公司等30余家企业进校举办专场招聘会,邀请企业负责人开展行业需求解析会、职场经验分享会等活动,帮助学院毕业生精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强化形势研判,建立动态跟踪。学院建立“三级联动”研判机制,确保就业工作科学精准推进。定期召开就业工作专题会,学院班子成员、研究生导师、班主任、辅导员共同分析行业趋势、各区域政策及学生求职难点,针对性制定重点企业攻坚清单、就业扶持计划。压实导师跟踪责任,由研究生导师与未就业学生形成“1+X”结对,确保每名毕业生都有学院专任教师跟踪就业进展,建立动态台账,每周跟进求职状态。辅导员联合学生骨干定期开展就业座谈会,收集毕业生就业诉求,形成“学生需求+学院响应”的快速反馈机制,解决简历优化、面试辅导等个性化问题。
强化保障机制,激活全员动能。学院以“全员参与、全程赋能”为导向构建责任清晰、措施有效的工作体系,为立体拓岗模式筑牢保障根基。成立由学院领导班子牵头的就业工作专班,将校企合作成效纳入工作的重要环节,实施“领导班子包重点企业、专业教师包相关行业、辅导员包专业班级”的全员责任制,确保每个环节责任到人。开展“就业政策宣讲暨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题报告会,邀请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罗建峰为全院教师分析就业形势,解读就业政策,结合研究生群体特性提出具体解决措施,推动就业指导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转化。
强化分类指导,构建帮扶矩阵。针对学生多元化需求,学院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滴灌”帮扶策略。建立就业台账,实施动态跟踪,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定“一生一策”,提供简历优化、面试陪练、心理疏导等组合服务;为就业意向去企业的学生精准推荐不少于两家公司的工作岗位;与二战考公、二战考编意愿强烈的学生开展不低于三轮的“一对一”谈话,不断转化就业观念。组建“升学帮扶团”,由学院领导、专家牵头开展推免政策指导,考研院校填报,复试、调剂模拟等专业化服务,截至目前学院2025届本科生升学率达67%。持续举办“基层政策解读会”“基层校友分享会”等活动,系统梳理基层岗位招录条件、发展路径及配套支持政策,帮助毕业生清晰认知基层岗位的价值定位与发展空间,引导毕业生积极报名参加“三支一扶”“西部计划”,让基层就业成为毕业生职业选择的“热选项”而非“备选项”。
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访企拓岗常态化、指导服务精准化、就业育人全程化”机制,立足国家农业战略需求,为现代农业发展输送更多植保领域高素质人才。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