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学生处】我校首期“青禾·思研”辅导员论坛举办

为进一步激发辅导员队伍的研究热情,提升理论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学术性‌的交流平台,7月11日下午,由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首期“青禾·思研”辅导员论坛在党委学工部思九厅成功召开。党委学工部部长、中心主任赵静,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副教授张成凤,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隋牧蓉,党委学工部副部长、中心副主任邓亚丽等受邀出席论坛,与来自各学院的辅导员代表共同探讨思政教育创新路径。本次论坛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水建学院团委书记兼学工秘书李洁主持。

image.png
论坛现场

论坛以“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高校辅导员的核心使命。论坛筹备组前期通过统一发布征集通知与中心副主任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围绕主题征集发言,最终确定信息学院辅导员杨若兰(征集人:王淑珍)、水建学院辅导员薛曾辉(征集人:李洁)、林学院辅导员李彦甫(征集人:王琼)、校团委组织宣传部部长陈怀祥(征集人:马香丽)四位老师作为发言人依次登台分享研究成果。

杨若兰老师以《打造“党建红立方”:学生样板党支部“五位一体”建设模式的创新实践》为题,聚焦学生党建的本质、学生党建的使命和意义、学生党建如何落地生根等问题,结合样板党支部建设的实践探索经验,提出了“思想场域-学习场域-生活场域-兴趣场域”学生党建工作“四域协同”的理念。薛曾辉老师以《新时代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长效机制探索》为题,通过量化研究验证高校学生样板党支部需依托“七个有力”标准,夯实组织保障、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队伍管理、注重协同发展以强化示范引领作用。李彦甫老师以《基于多元融合的农林高校功能型党支部育人效能探索》为题,探讨了功能型党支部的构成、类型、职能,结合对农林高校功能型党支部建设的案例研究,提出对农林高校功能型党支部育人效能的思考。陈怀祥老师以《党建带团建视域下高校共青团干部理论素养提升路径研究》为题,分析了党建带团建引领体系的结构性挑战和高校团干部发展困境,在机制引领、平台赋能、集中轮训、技能比武四个方面为团干部理论素养提升指明路径。

在专家点评环节,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张成凤副教授充分肯定了报告选题的现实意义和研究深度,聚焦党建理论与高校育人目标的结合点,强调成果应兼具“西农印记”与“普适价值”。马克思主义学院隋牧蓉副教授则从学术规范性角度,围绕核心概念界定、理论框架搭建、研究方法适切性、学术表达精准性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令在场辅导员深受启发。

image.png
汇报人与专家点评

党委学工部部长、中心主任赵静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论坛成效。她指出,“青禾”要在理论沃土中扎根,“思研”须向实践深水区挺进,要将“青禾·思研”辅导员论坛打造成为辅导员队伍理论武装的“充电站”、实践创新的“试验田”、学术研究的“孵化器”,持续推动辅导员队伍走向“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

“青禾·思研”论坛是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和思政工作创新的关键一步。中心将持续深耕这一平台,将其打造成为引领辅导员专业成长、推动思政工作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学术磁场和思想高地。论坛尾声,主持人李洁预告了第二期“青禾·思研”辅导员论坛主题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相关征集通知已发布,中心将继续为发言人提供全程指导、专家点评和成果转化支持。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