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首个科普月期间,动物医学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成立动物健康探研社,围绕动物科普主题,从科普传播、社会实践、科研创新到宠物健康,构建起“四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推动学生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中成长成才。
科技赋能,传播动物科普强音。学院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动物科普宣传活动。3名专业教师走进江苏昆山中学、句容高级中学等4所学校,以《犬猫行为健康及福利》为主题开展科普讲座,内容涵盖犬猫起源、人宠共患病预防等,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互动,激发青少年对动物科学的浓厚兴趣。此外,学院还邀请硕腾公司西北大区经理黄勇旗来校开展科普分享,并为学生赠送科普读物。
实践扎根,深入一线感知生命。学院将实践课堂延伸至产业前沿与自然保护地,组织学生赴陕西周至秦岭金丝猴保护基地、河南汤河国家湿地公园、宁夏奶牛产区、青海西宁高原牧区等地,开展生态监测与珍稀动物保护调研。团队走访60余户农牧民,采集300余组有效数据,在实践中推动学生从“学知识”向“做研究”转变。同时,学生走进三江集团、西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等单位,深入了解现代畜牧业产业链与监管机制,增强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
科研筑基,激发动物科学创新活力。依托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院邀请校内外专家系统讲授创新创业理论与实操技能,围绕项目选题、方案设计、成果凝练等关键环节开展多轮辅导,全面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与创新能力。经过系统训练,学生项目质量显著提升,并在多项赛事中取得佳绩。王淦锋团队荣获“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全国二等奖;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陕西赛区中,孙梦坤、杜沐子等五支团队共斩获“两金三银”,展现出动物科普与科研融合的丰硕成果。
爱心守护,践行动物福利理念。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学院系统开展校园流浪动物救助工作,严格遵循TNR(抓捕、绝育、放归)原则,本学期已成功救助流浪猫狗5只,实施绝育手术2例,完成伤病治疗10例。学院还建立校外寄养基地,为流浪动物提供临时安置与康复服务,并推动多只动物进入家庭领养。学生全程参与临床检查、诊断治疗、术后护理等环节,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技能,培养职业责任感与生命关怀意识,实现“专业成长”与“志愿服务”双向赋能。
编辑:王学锋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