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处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践行科学发展 实施人才强院

践行科学发展 实施人才强院

林学院党委书记  张硕新

  党的十七大做出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战略决策,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在高校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高校的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扎实地开展好这次学习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把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转化为正确的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改革措施,从而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

  近一时期以来,通过认真学习和领会周济部长的讲话精神,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思想认识上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提高。周济部长高屋建瓴的讲话,为我们精辟解读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义,也引导我们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对一些问题进行思考,让我们充分地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对解决高校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以及高校未来发展将要面临的矛盾问题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由衷地感受到中央对“三农”问题、对我校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为我们今后开展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周济部长指出,“国兴科教”、“科教兴国”。今天中国能够在世界上树立起经济大国、政治大国、科技大国的地位,是与高等教育提供的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支撑分不开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三十年教育的大改革、大发展,有力地提升了国民素质,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讲话中,周济部长结合我校实际,向我们提出了发人深省的十个问题,对我校将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能不能推动科学发展,关键是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关键是能不能凝练出符合学校实际、有特色的实践载体。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一流农业强国,中国必须有也必然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时代的呼唤、祖国的需要,这是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最为强大的动力。我校经过长期以来特别是过去10年来的发展,学科水平、科研水平不断提高,人才队伍状况、办学资源条件有了很大改观,部分学科、专业居于国内领先、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位置。特别是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新路,在用科技服务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方面走在了全国高校前列。学校之所以能在较短的时间取得较大的成就,概括地讲,就是国家的需要为我们的发展注入了源动力,而我们在实践中闯出的 “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路又为我们的持续发展增加了新的动力。 

  在这次学习实践活动中,校党委研究确定的“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这一实践载体,正是建立在“动力”与“特色”这两个基本特征之上的。具体而言,主要基于五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基于国家战略需求方面的考虑,因为要建设一流的农业强国,必须有一流的农业大学作支撑;二是基于学校的办学总体水平已经步入国内农业高校先进行列这一现实状况;三是基于我们有旱区农业的学科优势,而这一优势的充分发挥,对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和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进而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重大贡献;四是基于突出以农为主的一流大学的特征和学校实际;五是基于学校战略目标的长远性和可实现性。准确认识和深刻领会这一实践载体,有助于我们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从而避免搞形式、走过场,将学习实践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紧密联系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与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历史,与高等教育所处的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和担负的新任务,与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使命紧密结合起来,即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纵观学校近些年的发展,一个基本的脉络是: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提高人才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核心,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功能为重点,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为动力。其中,提高人才整体水平和竞争力是整个发展基脉的核心。人才作为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决定着一个学校、一个单位、一个部门所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在正确的“人才观”的导引下,一个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及相应的激励、约束、考核机制,可以形成一个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良好局面,从而为学校学院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这也是 对“发展”与“以人为本”这两者之间辩证关系的一种科学解读。

  从学院的角度讲,人才队伍的主干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建设既关系着学科水平的提升与学院的发展,也关系着教育培养目标的顺利实现。林学院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既从属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又有自身较为独特的发展脉络。从原西北林学院林学系、资源学院到今天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在各个时期的专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学院改革方案中,师资队伍建设一直是学院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近年来,学院围绕专业与学科建设,着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断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使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截至2009年3月30日,林学院在编教师130人,其中正高级26人,占教师总数的20%;副高级43人,占教师总数的33.1%;中级42人,占教师总数的32.3%;助教(含见习期教师)19人,占教师总数的14.6%。教师中有博士26人,占教师总数的20%,硕士51人,占总教师数的39.2%。
上述情况表明,随着办学规模逐步扩大,我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教师中高级职称、高学历比例得到明显提高,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已达59.2%,使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得到很大改善,而且也明显走向年轻化,50岁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8.5%。

  虽然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带头人存在断层现象,全国知名的重量级人才太少;二是各学科间师资力量不平衡。如园林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偏少;三是学历层次还相对较低。虽然从总体上看,我院教师学历层次比以往有较大提高,但与国家重点院校相比,特别是与“985”建设学校对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针对目前林学院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紧紧围绕林学、林业工程和风景园林,引进和培养各学科专业的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

  提升学科水平的关键是学科队伍的建设。从我院未来的发展着眼,应重点围绕林学、林业工程和风景园林学科,建设一支职称、学历、年龄合理的师资队伍。依据学校在学科队伍建设方面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构想,我院在学科队伍建设上的初步设想可概括为以下 4个层次:
  一是要培养、引进2~3名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拔尖人才;
  二是要形成1~2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团队;
  三是要引进和培养3~5名能带领本学科保持或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
  四是引进和培养5~10名能带领本学术方向跟踪或赶超国内学术前沿的中青年学术骨干。
为实现这一目标,就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认真地、并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抓紧抓好各学科的学科带头人的选配和培养,并由此带动主要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骨干教师的培养。

  2、优化结构,全面提高师资队伍的学历水平

  本着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这一目标,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主导思想可概括为“优化结构,重在提高,引进与培养并重”,具体的构想是:
  (1)、优化职称结构,将在编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从2009年的53.1%提高到2015年的60%。
  (2)、优化学历结构。通过培养、引进使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人数比例由现在的20%增加到2015年的50%;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人数由39.2%增加到80%。新进教师要严把学历关,除个别专业特殊情况外,新进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加大力度,积极创造条件让现有本科、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尽快提高学历层次。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学科骨干和归国留学人员。

  (3)、优化年龄结构,确保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目前林学院教师年龄结构现状,除抓紧引进、培养中青年骨干高学历教师外,要特别注意各学科教师梯队建设。使正高职称教师平均年龄保持在45岁左右,副高职称人员平均年龄保持在40岁左右。博士生导师平均年龄保持在50岁左右,使人才梯队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同时注意各学科后备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有重点地逐年培养、引进高学历青年教师。

  3、调整师资专业结构,努力提升学院办学竞争力

  师资专业结构是一个极其重要却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与学校人才培养关联度的不断提高,我院师资专业结构不协调的矛盾日趋尖锐,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院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进而对学院总体发展规划的顺利实现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如何做到既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作用,又能有效地协调各学科专业之间人才资源的余缺,这是学院目前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实质上是一个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对待这一问题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维,关键还是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求发展,二是在求发展的过程中做到以人为本。当前,根据我院实际和市场需要,应着力加强森林生物资源加工利用和生态学这两个拟新上专业的申报工作,争取获得批准。这样既可有效地解决我院现有师资结构性过剩的问题,也能通过人员的合理调配,为新上专业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撑。

终审:赵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