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处级干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科学创新的师承效应

科学创新的师承效应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

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   邵明安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的几代领导集体,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实践证明,科学发展观适应中国社会发展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目标在于: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国家全面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民族,实现国家又好又快的发展,将中国建设成为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研究-教学-产业有机结合的办学特色,突出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重大科学和国家需求问题,提出“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的长远目标,为学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一目标与国家发展目标紧密结合,符合国家科教统筹改革的要求。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突出区域特色、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学科、以学科和团队为核心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以提高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水平为导向,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成果的国际知名研究型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作为学校的一个重要创新单元,无疑在学校的科学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这一前瞻目标的提出,也给水土保持研究的学科发展和科学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年轻科技人才,是建设知识创新和谐奋进的研究所的重要保证。


  无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还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农业学科、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或者建设识创新和谐奋进的研究所,都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开展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应以年轻新型人才为重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为导向、创新团队为单元,通过政策导向和管理措施,持之以恒,建设一流的科教队伍。


  人才学研究表明,人才队伍建设遵循八条规律,师承效应是其中重要的一条确,排在八条规律之首。师承效应(Tutoring effect 或supervising effect),是指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受培养者一方的德识才学得到培养者一方的指导、启发或言传身教,从而使前者在继承与创造过程中与同行相比,少走弯路,达到事半功倍迅速成才的效果。但对这一重要规律的认识和充分发挥其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研究生导师、研究生(含已毕业工作的)、科教管理人员的座谈,结合本人国内外的从师经历和培养研究生的实践,交流我对科学创新师承效应的认识。希望此文能对科教单位的人才队伍建设有所启发。


  一、 科学洞察力是“师承效应”的起点


  科学创新的本质是从科学知识积累的量变到创新的质变。对科学前沿的把握是科学创新的起点,这需要培养者具有前瞻的科学洞察力。对于受培养者而言,由于刚刚进入培养者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对相关科学前沿的把握和未来学科的发展,很难有深入的了解。此时,培养者的指导,是激发受培养者兴趣而迅速进入领域前沿的第一步。


  我的两位硕士导师长期从事土壤水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在该领域了解国际动态、引领国内研究。我1982年考入水土保持所,他们就给我选择“植物根系吸水的数学模拟和土壤水分有效性动力学”这一当时国际土壤水动力学领域十分活跃的课题,极大地激发了我独立思考、勇于实践和求实进取。得益于二位导师前瞻的科学洞察力,通过思考和钻研,在三年的研究生期间,探明了土壤-植物-大气系统中水分运行、能量分布和转化、水分有效性、根系吸水等多方面的科学问题,有些填补了国内该学科领域的一些空白点,在一定程度上还对推动我国土壤物理学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也为我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 因人施教法是“师承效应”的关键


  每个人受遗传因素和所处环境的影响,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不同的潜能。有的人擅长逻辑推理,有的人擅长抽象思维,还有的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等等。对研究生培养而言,在本科学习中,因所学专业的不同也会强化或者弱化他们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因此,根据受培养者的专业和特长,扬长避短,选择适合的研究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是充分发挥“师承效应”的关键。


  在美留学期间,我的博士生导师根据我本科是物理学的特长,选择了土壤中水、热和化学物质迁移作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土壤物理领域一些对数理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使得我的特长得以充分发挥,建立了部分新理论和新方法,一些成果编入了美国土壤物理学研究生的教科书,推求土壤导水参数的积分方法也被国际土壤学权威方法专著(Methods of Soil Analysis)作为新方法加以介绍。我能在博士期间取得教好成绩的关键是导师采用了因人施教法。导师们的因人施教法,也对我在培养研究生研究生方面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我的一个研究生在数理方面也具有较强的能力,根据这一特点,我为他选择了需要较强数理基础的研究课题―土壤植物系统中的瞬态流。他在论文工作中,特长得以发挥,取得很好的结果,这为他以后的工作和取得长足的进步奠定了基础(他是我所唯一的一位从助研-副研-研究员三次破格晋升的科研人员)。我的一个博士生,硕士期间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在博士期间,给她选择了植物根系吸水的实验研究课题,结果她在根系吸水的微观机理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水分和养分对根系导水率影响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外高水平杂志上(到目前为止,她是我所在职人员中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最高的)。


  三、 人才本体论是“师承效应”的精髓


  对于科学创新来说,人才本体论要求做好学问要先做好人。通俗说,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以人为本。科学创新需要良好的综合素养和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和素养的形成一方面来自环境的影响和受培养者自身修养,另一方面则来自培养者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我进入水土保持所后,我的导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就使我深受感染。以他们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在艰苦的条件下常年累月在野外工作,任劳任怨,使我深受感动。他们经常对我说,学问来自于实践,要善于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们不仅注重科研创新,还重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的应用,不断将自己取得的科学创新应用到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实践中去,这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的学风也在我的学生的科研实践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它是传给受培养者的宝贵财富。这种做人做事做学问以人为本的传承,体现了人才本体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师承效应”的精髓。


  四、 乐于奉献观是“师承效应”的保证


  弘扬“名师高徒人才链”这种“师承效应”的重要保证就是培养者甘为人梯的乐于奉献观。师承效应的发生,关键在于培养者要自觉自愿和源源不断地把知识、思路、方法等传授给受培养者。


  乐于奉献观在“导师研究生人才链”的具体包括:思路的奉献、时间的奉献、机会的创造等。一个有很好的思路往往需要长时间的思考和艰苦的劳动才能获得,把他们无私奉献给受培养者需要培养者的乐于奉献观。25年前,在我硕士论文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土壤水动力学的变容重问题。通过长期的思考,终于在20年后有了一个好的解决思路,我将这个思路原原本本地与我的学生们分享,结果学生们做了这方面的毕业论文,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在土壤学国际刊物SOIL SCIENCE 首篇发表)。时间的奉献对导师研究生人才链来说也是一个基本的要求,我上硕士和博士期间,我的导师们就用了大量的时间在做人做学问上与我进行了交流,在研究过程中进行指导,使得我较好地完成了学业。受他们的影响,我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我曾对一个研究生的投稿论文做了10次建议和修改,最后这个学生在国内外高水平的杂志上发表3篇论文。创造机会对研究生学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我每年推荐一些学生参加国内外的会议、培训和研修等。近几年,先后有5名学生到国外参加国际培训和研修,累计近六个月。这一方面让他们和国外同行面对面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出国学习,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这对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是大有裨益的(一个博士生在不到两个月的研修期内完成了两篇英文论文)。我有一个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本来是我的硕博连读生。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在读期间我推荐她到日本攻读博士学位,让她能更好地了解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目前已展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科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是紧密联系的,科学创新的前提是要有创新型人才,创而新型人才又需要培养,其中青年人才是关键,青年人才大多是在科学创新的过程中成长的。在科学创新过程中,充分发挥“师承效应”,特别是对“导师研究生人才链”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在科学创新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上,作为培养者,科学洞察力、因人施教法、人才本体论、乐于奉献观构成了“师承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总之,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发扬师承效应,才能实现科学创新与人才队伍建设更加富有成效。

 

终审:李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