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新闻 - 立师德 扬师风

我人生路中的导航灯

  人生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我走着,走着,不断地走着。当我疲惫懈怠时,您关心的神情,温暖的声音,就会浮现在脑海。导师,您教会了我科研,教会了我生活,您就是我人生路中的导航灯!    

——题记

  初识刘老师
    
  大四那年,我们应届毕业生开始做课程论文和毕业论文,需要选择指导老师。此时,听闻学院的刘延琳老师刚从美国回来,我猜测她的科研能力一定很强,并且了解国外最新的研究内容及其进展,因此我主动与老师联系,最终幸运地留在刘老师的名下,做关于酿酒微生物的论文。
     
  初见刘老师,内心有稍许的震撼。老师,长得很清秀,外表小小瘦瘦的,很难让人与带着十多位研究生的严师形象联系在一起。刘老师声音很轻,开会时,我们同学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漏听了一些重要的话语。
     
  刘老师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记得那一次,刘老师给毕业生分配课题的状况:十几个学生挤在一个办公室,她一边给我们讲述实验的题目,一边给我们说明实验的目的,内容繁多,但却有条不紊。在实验过程中,刘老师注重对我们的考察。她会让测一些不必检测的理化指标,如果我们提出疑问并解释自己的观点,她会微笑着,并说“yes,good!”。
      
  还记得,我的一篇论文在刘老师的指导下,足足改了至少10遍,大至文章布局,小至一个标点符号,她都给仔细地标注了出来。刘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工作的严谨令我敬佩。

  亦师亦母亦友
     
  2008年毕业保研,继续跟着刘老师做实验。在这将近三年的时间,我的心态有很大的转变:从当时对导师的敬畏,到现在的尊重和佩服。
     
  害怕导师,应该是大多数研究生的心态。说不明原因,就是怕,尤其是在导师召见面谈时,那种忐忑心情,相信每一位研究生都曾有过。刘老师,做事情力求完美,大概就是这种态度,无形之中给了我很大压力,因此很怕单独和老师见面,在学院,也是能躲就选择避而不见。
     
  经过后来事情,我改变了对老师的畏惧心态。研二那年,于我而言真是一个多事之年。这一年,导师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我去中国农业大学做实验。走之前,刘老师给我讲了许多,临走前怕我在那边钱不够,还在私下给我了钱,当时心里非常温暖,虽然刘老师的学生很多,但是她还记得我。尽管后来没有在中农呆下去,但是老师担心我会受到影响,教我如何向外人解释,宽慰我,这些哪是一个老师做的,她就是母亲啊!
     
  暑期的忙碌马上就要开始了,我的任务就是负责探测关于葡萄酒中乙醛含量。我咨询了国外师兄的意见,说需要一种酶,而这种酶很方便购买,我就没有继续跟进,终于到了忙碌的边缘,才发现这种东西国外是很方便而国内则根本没有卖。恐慌充斥了我的心。刘老师这次没有姑息我的错误,狠狠地说了我,尽管当时伤心,但是我是很感谢刘老师,是她让我明白,做一件事情要有始有终。
     
  导师,也是个普通的人,他们也想和学生打成一片,也会累,也会担心害怕。我眼中的导师是个高高在上、严格自律的科研人员。曾经,刘老师问我:“你们怎么都怕我呢,我也不凶啊。”老师当时一定也很无奈,才会问得如此直接。我说了自己的想法:“老师,我们就是感觉您太过于自律,力求完美,我们很有压力,都不敢和您接触。”同时,我也提出了我的疑惑——老师,您会看一整天电视剧,看网络小说吗?而后我才深刻地了解到,导师也要放松自己,也会累,但是为了生活,为了家庭,为了教师的责任,他们选择了严格的自律。这是第一次和导师的零距离谈话。
     
  近期,总有一些不太好的信息,跳楼、自杀、轻生在反映学生压力大这一现象的同时,也给导师们的胸口盖上了厚重的石块。刘老师前一段时间,不断地找我们聊天,找不到某个学生,就担心让其他学生去查看,还让我们相互间多聊天多交流;她还担心我们的健康,以实验室的名义购买了排球,鼓励师门的兄弟姐妹多多运动。如此多的问题让导师心里应该很累吧。
     
  在心累的同时,导师的身体也在超负荷运转着。那么多论文的查看,本科生,硕士的还有博士的,准备发表的文章的修改,申请课题的撰写,各种学术交流的参加等等,如此多的事情,压在一人身上,那是一个什么概念!
     
  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刘老师在我心中却是最好的老师,用语言难以表达对她的“敬和爱”。每当我对人生和未来迷茫的时候,我就想想刘老师对我的期望,对我们说的话“走好现在的每一步”,内心就会充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