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多么美丽神奇的地名!它正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所在之处。
如今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便是1934年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和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主持创建的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旧址,位于陕西省杨凌(原属武功县)三道原的最高处。校园东侧有一小村庄名叫张家岗,因此当年学校地址就叫“武功张家岗”。学校所在黄土原南坡头系岐山之阳古周原(古地名,周人早期居住地,周代先祖古公亶父迁此)的余脉,相传周初有“凤鸣岐山”之说,而《诗经·大雅·卷阿》又有这样美丽的诗句:“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大概由于这些原因吧,于是在很早以前,对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寄托着无限美好希望的人们,就将学校所在地称为“凤岗”。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这里还归武功县管辖,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这里是中国古代周族始祖后稷诞生之地和其教民稼穑之处,位于周人早期居住地周原的最东部,在原来遗址上重修的“教稼台”就矗立在距学校东北数公里处的武功县境内。在校园西去三十多公里处(岐山县境内),便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已被发掘的世称周太王的古公亶父(传为后稷第十二代孙,为周文王祖父)当年居住的宫殿遗址,而其附近不远处,便是曾力助兄长周武王灭商,后又辅佐周成王平息叛乱、制作礼乐、建立典章制度以治理天下的姬旦的庙宇——周公庙,如今这里早已成为人们凭吊历史的著名旅游胜地。
距校园西墙不远处,便是结束了数百年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并大治天下的一代明君隋文帝杨坚的陵墓——泰陵。杨凌过去的地名便由此得来。过去,这里一直叫“杨陵”,意即“杨坚之陵”。1997年全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这里建立时,为取示范区“凌空腾飞”吉祥之意,遂改“陵”为“凌”。
校园的东南侧不远,便是曾创造了“贞观之治”,把大唐帝国推向兴盛顶点的一代明君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生地。相传隋朝开皇十八年十一月中下旬,身为隋朝将军的李渊率兵从甘肃庆阳换防到山西太原,漫天大雪中行至杨凌地界时,随行的夫人窦氏因身怀六甲快要临盆不能继续前行,李渊遂将其暂时安置在附近一座小寺庙庆善寺内,自己带领部队继续前行。丈夫离开不久,窦氏又转移至寺庙附近的一座土窑洞内,生下一男孩,这便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后来在中国历史上书写了大唐盛世辉煌一页的李世民。据说李世民在这里一直长到4岁,李渊才来这里见到了自己的儿子并将他接走,于是这个村子后来被人们叫做“见子沟”(后来人们根据谐音改为“建子沟”),那座李世民出生的窑洞,也被叫做“唐王洞”。
学校西南方十公里处的扶风县绛帐镇,便是汉代著名学者马融设帐讲学之处。据《扶风县志》记载,马融为陕西扶风人,“才高博洽,为世通儒,教养诸生以千数,其著作凡二十三卷。”据传正因为他有渊博的知识和很高的威望,汉武帝特准许他设深红色帐篷讲学,当地的地名便由此得来。
学校东北方十公里处的武功县境内,便是宋代学者张横渠寓所“绿野亭”所在。《武功县志》记载,张横渠去世后,礼部尚书吴宽为其著碑文:“关中有大儒横渠张先生,当宋之盛,以道学名于时,君子以其德尊与孟子比。”张横渠后改其寓所“绿野亭”为“绿野书院”,择师授徒。到民国时,绿野书院已是关中著名学堂之一,现在其旧址建有绿野中学。
还有学校南邻的周至县的李颙和西南邻的眉县的李柏,他们二位均为清代著名学者,具有很大的学术影响,史书所载“康熙间关中称儒者咸三李也”,“关中三李”中的“二李”,便是李颙和李柏,另外“一李”为当时富平县的李因笃。
学校所在的“凤岗”历史上不但“人杰”,而且“地灵”。
紧靠校园北面有一条湋河,发源于学校数十公里外的凤翔县的凤泉,由东向西,流入学校东侧的漆水河,而漆水河由北向南,又曲曲折折流入黄河的最大支流渭河。站在学校的正门外放眼南望,蜿蜒东去的渭河如同一条柔软的白丝带,在巍巍的秦岭脚下轻轻飘动,秦岭的主峰太白山巍峨挺立,山顶常年白雪皑皑,它以浑厚的气势,向人们展示着坚强和伟大。学校大门外的坡头,是观赏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六月天”这一胜景的最佳位置。
从秦岭、渭河由南至北慢慢收回视线,由低到高三道高度不同的台原,逐级把校园所在的“凤岗”抬上了杨凌至高无上的位置,而三道原又分别代表了西北各省高、中、下三种不同地质。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三水绕流、秦岭在望的绝佳位置,正是当年的拓荒者将西北第一所高等农业学府选定在“凤岗”的原因。
据学校史料记载,当年于右任、杨虎城辗转关中各地踏勘采择校址,最终确定建校张家岗,原因有四:
一、武功县西原,即古周原地,系我国明农后稷教稼之区,张家岗为其余支,以之建校,讲习农林,继往开来,洵有历史深远意义。
二、张家岗一带,由北而南,具有头、二、三道原不同地带,纵约十余里,横约五六里,直达渭滨,村落稀少,形势开拓,可代表西北各省高、中、下三种不同地质,便于农业上各种作物试验。而渭河北岸,并有横约五六里、纵约四十里之广大草滩,堪为牧场;渡河而南,水田漠漠,可以种稻;再南而进达秦岭,树木苍郁,天然长成,可作森林研究资料……迥非易得。
三、本校建于张家岗,属头道原南边,襟渭带湋,前挹太白之秀,后负周原之美,气势雄伟,风景绝佳。且邻马融扶风之绛帐镇,张横渠之绿野亭,周至李颙,眉县李柏,诸儒故里,亦相接近,学术环境,允称美善。而隋文帝之泰陵,唐太宗之悬弧处(悬弧处——指李世民出生地。古代风俗尚武,生了男孩,便挂一张弓在门左首。后因称生男孩为悬弧),均毗连左右,创业君主之遗迹昭然可考,尤足激发青年崇高伟大之思想。
四、陇海铁路如走天水,即必从校前之二道塬经过,交通方面,亦称便利。
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这里建立,无数后稷传人在这里用汗水和热血不断谱写优美动听的教稼新曲,无疑使这块古老、神奇、美丽且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热土,增添了更多的灵气。
1936年7月10日出版的《西北农林》创刊号上,刊载了我国著名水利学家、学校建校初期水利组第一任主任李仪祉先生诗歌《詠武功农校》(“武功农校”即当年人们对“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的简称),就以饱含挚爱之情的浪漫主义笔触,形象描绘揭示了学校所在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抒发了师生们学习前贤振兴中华的豪情:
“正襟危坐乎高岗,山巍巍兮水汤汤;漆可濯缨渭濯足,山作笠兮云为裳。倦来偃卧枕岐梁,梦入周公之故乡;右手触文帝之寝堂,左手抚太宗之摇床。倾耳以听音锵锵,似闻鸣凤于朝阳;太白皑皑冰雪光,照我心肺与脾肠。膴膴周原黍稷黄,思我先民蔫蒸尝;安得起后稷公刘(传为后稷曾孙)文武周公于地下,使我民族复发扬!”
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发展,学校面貌现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凤岗”的印象经过一代代西农人的传诵,近年来也有了更加完整美好的注解。一位老校友曾向大家讲过这样一个神奇而美丽的发现:学校所在的“凤岗”从高空鸟瞰,正是一只凤凰单展翅的形象,周原的余脉形成了凤头(今距校园东北约4公里处有一小村庄,名曰“紫凤头”),校门前的东、西环道,便是美丽的凤脸,东、西环道内侧当年建校时分别为于右任和戴传贤办公居住修建的窑洞(其中西环道内侧的窑洞因环境美化工程已不复存在,而东环道内侧当年于右任先生住过的窑洞,至今仍作为学校植保学院小麦条锈病研究基地)就是明亮的凤眼,而从大门向南直通渭河的西农路和邰城路,便是长长的凤嘴,正直直地伸向渭河饮水。凤凰的左翅由东而北收束,右翅朝西展开,掠过隋文帝泰陵,“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如今,无数树干粗壮枝繁叶茂的梧桐,遍布校园的主干道,而在世纪之交经过合并组建后形成的新的综合优势 ,更使学校成为吸引更多凤凰来仪的梧桐林。现在,学校已经一改前些年“孔雀东南飞”的窘境,不但人才严重外流的现象得到遏制,更以她在改革中所焕发出来的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吸引着海内外的高层次人才前来建功立业。如今,一批又一批凤凰翔集于中国大西北这片独特的梧桐林中,鸣叫欢唱于这高高的凤岗上,不断为“三农”、为祖国带来吉祥!
国民政府关于学校筹建委员批复
1933年于右任先生率建校筹备人员查勘校址,确定在武功张家岗建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