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十二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分论坛在水建学院一楼报告厅顺利举行。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结合形式,7位青年学者围绕多学科交叉前沿问题展开分享,吸引了学院教师代表及约200名研究生参与。

在学术报告环节,南洋理工大学张宇博士 发布《多源地质数据融合与机器学习增强地质建模研究》,南洋理工大学林浩然博士带来《理论模型量化钢筋混凝土梁中的剪切变形》,香港理工大学丁艳博士 分享《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梁中高强大直径螺栓剪力连接件的结构性能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后孟卓文 探讨《水分-生物炭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长期效果及机器学习预测》,中山大学王雅君博士分析《珠江三角洲复杂水网失稳风险及传播机制》,西安交通大学刘杰杰博士阐述《综合能源系统集成设计与协同运行优化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博士后胡贤文介绍《基于导波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研究》。学者们的研究涵盖人工智能、绿色建材、能源系统、生态修复等创新方向,为解决旱区农业水资源管理、西部特殊土区工程建设等实际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
论坛结束后,学院组织专场座谈交流会,副院长张鑫教授、学科负责人及教师代表与青年学者展开深度对话。学院结合学校“515”人才工程计划(培育5个世界一流学科方向、引进100名青年拔尖人才、建设5大创新研究平台),重点介绍了青年人才支持政策,包括科研启动经费、团队建设优先保障、住房及子女教育配套服务等。同时也表示学院将为每位有意向的学者配备专职联络人,提供全程无忧服务。
学院党委书记郑伟书记表示,水建学院将坚持“引育并举”策略,以《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和青年人才成长激励暂行办法》为依托,持续优化青年学者科研生态,持续深化国际合作,为青年学者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科研平台和职业发展通道,共同推动西北旱区农业与水利事业迈向新高度。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