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媒体我校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丨探寻彩色小麦的“健康密码”

(中国农科新闻网 2025-04-14 )

在国家十六部门联合倡导的“健康体重管理年”背景下,田间地头的“健康革命”正在三秦大地悄然展开。

4月12日,陕西省特殊类型小麦品种审定试验联合体首席专家张正茂教授率队深入七地试验田,以“筛选健康功能小麦品种”为核心目标,为全民体重管理探寻“健康密码”。

专家组先后到宝鸡市凤翔、西安市鄠邑、咸阳市农科院、咸阳市三原、渭南市临渭区、渭南市大荔和杨凌示范区七个试验点听取试验负责人的试验汇报。

深入田间考察试验田土地平整、种植规范,并与试验负责人沟通交流,认真检查评价各试验点对试验方案的执行情况,以及试验操作、田间管理和试验调查记载等情况。

专家组考察发现,本年度试验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普遍重视,能按试验方案严格执行,土地平整,面积不缩水。二是种植规范,管理到位。各试验点普遍苗全苗匀,没有缺苗断垄现象,个别试验点播种较晚,但能及时灌水补肥催苗。且田间无杂草,过道清理干净,在严重干旱情况下,从去年冬季到现在,各试验点基本灌水达2次;鄠邑、三原、临渭、大荔试验点还做好了灌溉第3次水的准备;三是参试小麦品种长势良好,特征特性表现明显,田间调查记载完整,不留空缺。

这些细节不仅保障了参试品种的特征充分表达,更让“从实验室到餐桌”的健康链条有了扎实的品质根基。

当前,因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 "隐性饥饿",正成为体重管理的一大隐形障碍。

张正茂强调,功能农业是通过生物营养强化、生物技术等手段,使农产品具备特定保健功能的现代农业形态,旨在解决“隐性饥饿”并提升人体健康水平,‌今年是国家十六部门倡导“体重管理年”,就是要通过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科学管理体重。

“我们开展的特殊类型小麦审定试验,就是要筛选出具有健康功能的彩色小麦新品种,以“体重管理年”为契机,通过推广食用彩色小麦全麦粉,助力健康体重管理,解决“隐形饥饿”,减少疾病困扰,让科学体重管理成为共识与行动,让健康体重会成为全民新风尚。”

张正茂要求,各试验点要切实加强田间管理,为参试的彩色小麦品种提供科学合理的水肥条件,让参试品种的特征特性能充分表达,为陕西省特殊类型小麦的审定和推广应用提供公平公正准确的科学依据,为发展彩色小麦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作出新贡献。

当麦粒的“彩色基因”遇见健康中国的“绿色理念”,陕西的田间试验证明:体重管理的密码,藏在每一粒经过科学选育的种子里。从解决“吃得饱”到探索“吃得好”的健康农业正为14亿人端稳“健康饭碗”贡献着科技力量。

据悉,陕西省特殊类型小麦审定试验联合体是2017年在陕西省种子管理站指导下,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起,省内7家科教单位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专业化组织,旨在通过系统性试验和技术协作,推动陕西省特殊类型小麦品种的研发、审定与推广。

目前已有稷麦8号、西黑88、稷黑1号等3个彩色小麦品种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十多家食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陕西省关中灌区大面积订单生产、收购和加工,在推动特色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原文链接:http://www.nkb.com.cn/2025/0414/499777.html

6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