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获悉,我校“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入选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案例。
近年来,我国高等学校不仅在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原始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高校通过与地方和企业开展各具特色的产学研合作,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帮助企业增强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并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创新型人才。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同时,高校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推动高校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近年来,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我校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强化了产学研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得到广泛肯定和称赞。
据介绍,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组织对高校产学研工作的摸底调查中,各高校共上报合作线索1000余个,经过专家审核,从中挑选出了150所高校推荐的190余篇优秀案例,这些案例涉及高校与地方及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联合研究开发、技术转移、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系统地展现了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产学研合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其他优秀案例是:清华大学“超低剂量X线人体安检系统”国际技术转移案例;北京科技大学产学研“大合作”模式推动学校全面发展;天津大学与上海石化合作实现双赢;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高清联合研发数字电视;华东理工大学与中国石化联合研发乙烯APC技术;河北农业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粮食丰产科技工程研究;宁波大学与金田集团组建跨学科团队解决关键问题;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技术产业化案例;中南大学与中国铝业公司共同推进中国铝工业技术升级。
据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十大优秀案例以及其他高校推荐的优秀案例都将收录在《2008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已由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今后将每隔两年开展一次推荐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的活动。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