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西宝高速公路,同学们会看到一个高大的塑像。他就是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中提到的‘教民稼穑,树艺五谷’的后稷-------”8月31日,孙武学校长为2009级本科生做了入学教育专题报告,5600名新生在南校区体育馆聆听了这场以爱校、笃学为主题的报告。
孙武学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校的创建和发展历史。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国民政府决定,于右任、戴季陶、杨虎城等选址,在杨凌建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我国西北现代农业教育和科技事业自此开篇。四十年代,一大批学贯中西、造诣高深的大师专家云集学校,为学校的壮大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1941年,学校就开始招收研究生,成为当时国内招收研究生的十所公立高校之一。在以后的岁月里,学校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理念,薪火相传,孜孜以求,涌现出了像赵洪璋院士、李振声院士等许多杰出的人才,取得了“碧蚂一号”、“小偃六号”等众多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农业教育和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种种原因,在经历了短暂的停滞后,1999年,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杨凌七所科教单位合并,一所新的大学诞生,学校迎来了振兴和复苏,教育教学和科研实力空前增强。
现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呢?孙武学校长用了几组数字为新生们展现了学校的面貌:学校是国家31所中管院校之一,校长和书记分别由国务院、中组部任命,充分显示了党和国家对这所学校的重视;是全国112所“211工程”建设高校之一,教育部计划在二十一世纪进行重点建设;是全国39所“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其发展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具有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在校学生规模由十年前的700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27000多名,其中研究生由600多增加到现在的6000多;十年新建的校舍面积超过了原来七所单位面积的总合,学校的基本建设投资超过了15亿元人民币,学校成为一个现代化的花园学府。
孙武学说,合并组建十年来,学校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成效卓著。教育部评价我校是国家科教体制改革的一面旗帜。在服务社会方面,学校也成为全国高校的先锋。学校探索和实施的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把农业科技成果摆在了农民得田间地头,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肯定,一批毕业生也开始在学校建立在主导产业区域的试验示范站担任科研助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增强自主创业本领。派一流学生到国外一流大学、师从一流导师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学校公派学生出国留学工作走在全国高校前列。改善环境,抢抓机遇,实施人才强效战略,吸引人才,十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学校的人才队伍状况发生了质的变化。
关于学校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孙武学校长介绍,今后学校将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努力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他说,我们不懈努力,进一步凝练特色优势,经过三十年的奋斗,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他深信,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我们这样一所农业高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孙武学校长说,一是培养现代农业科技的精英人才,二是培养现代农业产业的领头人,三是培养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人才。他希望新同学在入学时就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有意识的进行锻炼,向既定目标一步步前进。他强调,职业没有优劣、高低之分,有的只是兴趣、爱好和自身状况的不同。
如何把大家培养成这样的人呢?孙武学校长说,第一是打好基础,一二年级的基础课学习绝对不能马虎,一定要从严治学。第二加强实践和试验训练,多到生产实践中去,多到实验室去,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分析研究水平。第三加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注重精神成人,注意情商的培养,注意与人沟通,抓紧一切时间博览群书,接触社会,关心国内外大事,注意公民意识的提高。第四加强国际交流,扩大国际视野,多听国外专家来校作的学术报告,多和从国外回来的老师交流,多了解国外的信息。
报告最后,孙武学校长说,世界科学技术正面临着新的突破,除了原有的信息技术之外,当前最热的还有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等等,都在孕育着新的突破,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生命科学。在座的很多人所学的正是当前很热门的、前景辉煌的学科——生命科学。他殷切希望同学们积极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在生命科学的新突破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报告进行了近两个小时。体育馆里不时响起愉快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许多同学反映,校长的报告贴心,务实,精彩,回答了同学的普遍关心的问题。听了报告,为我们学校骄傲,对学好专业、提高自己充满信心。
我校举行2009级新生入学教育专题报告会
孙武学校长为2009级新生作首场专题报告
赵忠常务副校长主持报告会
2009级新生聆听孙武学校长报告
孙武学校长的精彩报告也吸引了前来送新生的家长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