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在大连理工大学召开。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近300名高校辅导员参加了会议,交流工作分享经验。按照论坛特邀和学校推荐,我校资环学院辅导员、“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获得者哈力娜•哈麦拉、学生处有关人员应邀参加了会议。
本届论坛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指导,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旨在纪念中央16号文件颁发五周年,不断推动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全面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素质,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卫红、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长杨振斌、副司长刘贵芹,辽宁省教育厅厅长魏小鹏,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研究会顾问、辽宁省高校工委副书记曲建武,大连市副市长朱程清等出席论坛。
李卫红在开幕式讲话中指出,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形成了全面、深入、创造性发展的良好态势。经过五年的大推动、大发展,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了一个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凸显水平的新阶段。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上发挥主力军作用;要立足岗位,敬业爱生,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届论坛上,与会专家和辅导员代表围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这一主题,针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创新”、“90后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指导”和“大学生事务管理”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据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08年底,全国普通高校专职辅导员已达9万余人,与2005年底相比增加4万多人。相当数量高校一线专职辅导员人数配备达到1:200的要求。40岁以下辅导员占到总数的85%,硕士以上学历辅导员占总数的31%。队伍整体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学科背景不断优化,能力素质逐步提升,队伍建设向专业化迈进,呈现出良好势头,一支年轻而有朝气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基本形成。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