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刊一百期,成就铸辉煌”。金秋十月硕果飘香的季节,我校科技期刊《西北林学院学报》迎来了创刊25周年暨出刊100期。在10月23日学校举行的庆祝大会上,校内外40多名同行专家一起重温《西北林学院学报》难忘的创刊历程,感受丰收的喜悦。
《西北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10月,起初只是在内部发行,学报年来稿量不足百篇,学报为铅字排版印刷,主要刊登校内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1990年,学报以季刊的形式公开出版发行,校外来稿迅速增加,年来稿量在200-350篇,学报印刷由铅字排版改为微机排版,所刊载的研究成果主要是配合校内承担的国家和地方林业研究课题内容,如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荒漠化防治、三北防护林建设等,开始凸显出刊物特色,学报质量明显提高,在全国林学界也有了较大影响。1999年合校后,学报主办单位变更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随着学校承担国家和地方研究项目的迅速增长,特别是研究生院的成立,学报稿源更加充足,外来稿件也稳步增加,稿件采编实现了网络化,整体质量又有了一个新的提高。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学报,并由季刊改为双月刊。
在办刊过程中,历届编委会始终把不断提高刊物质量作为中心工作。为了保证和提高刊物学术质量和水平,编委会对稿件实行严格的“三审制”,同时,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科带头人、院士、首席科学家等担任审稿人。学报得到了广大读者和林学专家的好评,先后被国内外10多家大型数据库和文摘期刊收录。从1996年至今,学报一直被«中文核心期刊目录要览»评为中文核心期刊。据中国知网(国家知识基础设施工程,英文缩写为“CNKI”)统计报告,学报用户总计2679个,分布10个国家和地区,个人读者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用户中包括美国国会图书馆、法国国防部、韩国国家图书馆、日本国会图书馆、新加坡国家图书馆等。
作为国内知名的林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西北林学院学报》依托学校的学科和地域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对于促进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科技成果交流,服务国家林业科技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5年来,学报共发表论文3000多篇,其中干旱区、半干旱区林业论文占总发表论文的65%,主要为林业生态建设、干旱区林木生理、林木繁育技术、造林技术研究、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及荒漠化治理等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地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性研究成果。
25年风雨兼程,25年春华秋实。上一届编委会主任、著名林业专家王性炎先生认为,今天的《西北林学院学报》无论从编辑人数、出版环境、稿件数量、论文内涵还是编辑加工质量、印刷装帧质量等方面都较创刊初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报主编范升才在全面回顾期刊创建历程后表示,今后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创新办刊理念和学报管理,发挥网站功能,吸引国外优秀稿件,聘请海外有关专家担任编委和审稿人,不断地提高期刊知名度和质量,争创国内一流学报、国际知名期刊。
中国林学会林业期刊分会、中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等单位到会祝贺,还有许多单位和个人发来贺信或题写祝词。陕西省报刊评论学会与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专门为《西北林学院学报》出刊100期送来一首诗:“出刊一百期,成就铸辉煌。业界传美誉,无鞭自奋蹄”。
在当天的庆祝大会上,学报新一届编委会宣布成立,副校长、林业专家赵忠任新一届编委会主任。副校长张雅林代表学校为新一届编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庆祝大会现场
张雅林副校长为新一届编委会委员颁发聘书
参加庆祝大会的代表们合影留念
《西北林学院学报》
责任编辑: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