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命科学学院倾力打造的人才培养核心品牌,“启航计划”已走过硕果累累的十年征程。十年探索,学院构建起以“三航联动”(启航、领航、续航)为特色的育人体系,通过思政引领与科研实践深度融合、跨校协同与资源整合双向发力,为逾千名学子搭建了从学术启蒙到职业发展的全链条成长平台,成功锻造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的“生命科学模式”。
十年探索:打造扬帆启航“金名片”
基础学科的生命科学,如何点燃学生的专业热情、激发科研潜能,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命题。2015年,学院率先破题,主动架设连接校园与科研前沿的桥梁,与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研究所等顶尖机构建立合作,选拔27名优秀学子赴校内外开展暑期科研训练——首届“启航计划”应声启动,开启了跨校协同培育科研新苗的探索之旅。
此后,合作版图持续拓展,陆续吸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重量级单位加入,选送规模逐年攀升。历经多年实践创新,2022年:准入机制由“选拔制”转向“申请制”,当年参与人数首破百人,实现了从“精英选拔”向“普惠覆盖”的重要转变;2023年:计划再升级,学院大力支持学生自主联系国内顶尖院所,184名学子奔赴20家科研机构,校际壁垒进一步打破;2025年:首次引入企业合作,21名学生将赴生物行业头部企业实践,平台维度更趋多元。
十年扬帆,累计1100余名学子受益,“启航计划”影响力与覆盖面持续扩大,实践平台日益丰富,已成为学院涵养优良学风、提升育人质量的闪亮“金名片”。
体系构建:铸就“三航联动”特色育人路
“启航计划”始终秉持“价值引领、知识传授、生涯规划、能力培养”四位一体理念,构建起以“启航”为起点、“领航”为主线、“续航”为支撑”的立体化育人体系。
启航拓视野。暑期科研训练是核心载体,学生自主选定领域,完成“五个一”实践(一次专家交流、一篇英文文献精读、一次组会参与、一份实习感悟、一场学术报告聆听),在与科研院所师生的深度互动中,零距离触摸学科前沿,沉浸式体验科研生活,实现科研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双重启蒙。
领航明方向。思政引领深度融入科研实践,创新“浸润式”育人。学院邀请“长江学者”、“千人计划”等顶尖学者开设前沿讲座,覆盖生命科学与医学最新突破。通过“接近-熟识-尊敬”导师的递进式培养,引导学生深研专业、理解科研、热爱科学。“启航者面对面”活动中,导师们以亲身经历讲述“艰苦奋斗、扎根西部”的动人故事,以榜样力量厚植家国情怀。学院更注重挖掘科研课题与国家战略(如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让学生在科研实践中深刻体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使命。
续航提能力。构建“科研技能+综合素质”双提升体系,分类施策破解发展难题。面向升学与就业不同需求,提供精准化指导:保研指导团队年均举办政策解读会12场,助力学子圆梦名校;为就业学生提供简历优化、面试实训等“一站式”服务,成功助力推动毕业生进入生物医药领域优质企业。
十年硕果:创新科研育人模式范本
十年耕耘,“启航计划”成效斐然,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跨越式提升,不仅开辟了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育的新路径,也为高校科研育人模式提供了创新范本。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计划的512名毕业生去向落实率高达94%,升学率更达82%,其中126人选择本校深造,30人进入清华大学,16人进入北京大学。跟踪数据显示,90%的参与者学业成绩显著进步,85%的学生表示通过计划“明确了职业发展方向”。
7月17日,第十届“启航计划”启动大会举办,今年暑期,将有249名学生再次踏上启航之路。站在十年的新起点,生命科学学院“启航计划”将继续秉承“厚德、励志、笃学、创新”的院训精神,持续深化思政引领与科研实践的融合创新,不断拓展协同育人平台的广度与深度,为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生命科学栋梁之才而不懈奋斗!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