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杨马跑者:经过西农,我感受到青春的力量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4月13日,杨凌马拉松的赛道上,45岁的本地跑者赵春平以4小时55分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完成第三次“家门口的马拉松征程”。

“今年补给站物资很丰富,细节很到位,赛道沿途志愿者和观众们都很热情,一句句‘加油’,比能量胶更提神!”赵春平说,“每次经过西农,和许多学生拍手击掌,都让我激动万分,让我感到青春的力量。”在她看来,杨凌马拉松强健着人们的体魄,激发着人们向着运动的热情,而西农近三万的青年学生,洋溢着朝气蓬勃的向上力,“青春”与“运动”的碰撞,也是这座城独有的浪漫邂逅。

师生加油.jpg

我校师生们为杨马运动员加油 陈秋云 摄

从5小时10分到4小时55分,15分钟的突破凝结着赵春平三年的坚持。“每天跑步时经过农科城,看着试验田里的麦苗和跑者的身影一起成长。”她将马拉松训练融入日常生活,用“一周两三次十公里”的节奏平衡工作与热爱,这种“细水长流”的坚持,恰与西农师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精神内核共振。

作为连续三年中签的“幸运儿”,赵春平认为杨马的成功在于“让跑者与城市互相成就”。她手机里存着特殊的三张照片:2023年首届参赛时与跑友们的合影、2024年赛道途中的抓拍、以及今年成功完赛后与“后稷”奖牌的合影。“这些奖牌记录的不只是我的脚步,也是杨凌从农科新城向运动之城一步步蜕变的轨迹。”

图片4.jpg

25年杨马终点处赵春平与奖牌留影

当赵春平在渭河生态跑道上完成最后一公里冲刺时,赛道旁电子屏正播放着杨凌这座农科城的科技创新发展成果。这一刻,奔跑的市民、创新的科技、沸腾的城市共同绘就杨凌的春日图景。

作者:苏静超,动物科技学院水产养殖学23级本科生

陈秋云,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3级本科生

编发:张晨茜

编辑:卢芝颖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