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校园展厅】他们眼里的杨马

【编者按】“师生园地”设情感驿站、时事茶座、校园展厅、文艺花园、别样征途、中外书架等栏目。敬请广大师生及校友关注并投稿。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稿件请注明姓名学院专业班级联系方式等信息)

当选手们蜂拥而入南校区杨马赛道时,春日的校园沸腾了。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343.jpg

奔跑中的杨马运动员

在众多参赛选手中,陈江华是一位多次参赛的资深跑者,从2017年杨凌马拉松开始,每年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谈及这十年赛事的变化,陈江华感慨万千:“最初的杨凌马拉松,规模相对较小,参赛人数也不算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赛事的规模越来越大,组织也愈发专业。从赛道的规划,到补给点的设置,到赛事的安保和医疗保障,再到比赛结束后的拉伸和摆渡车接送服务,都有了质的飞跃。”

是什么让陈江华坚持多年参加杨凌马拉松?他笑着说:“这里就像我的第二个家,每一次踏上这片赛道,都能感受到杨凌人民的热情与支持。而且,杨凌马拉松的氛围非常独特,它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更是一次跑者之间的聚会。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挑战自我,一起享受跑步的快乐。”

在陈江华看来,杨凌马拉松与其他马拉松赛事相比,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农科特色”。“赛道两旁是广袤的农田和现代化的农业设施,跑在这样的赛道上,既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又能领略到农业科技的魅力。这种独特的体验是其他赛事所没有的。”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353.jpg

采访陈江华


与陈江华不同,半马选手薛文子健是一名首次参加杨凌马拉松的选手。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参加今年的杨凌马拉松时,薛文子健看着一旁的父亲说:“我爸往年一直有参加杨凌马拉松,在他的影响下我也爱上了跑步,爱上了杨凌马拉松,今年是我的第一次尝试,以后我也会继续参加杨凌马拉松。”

在参赛前,薛文子健通过父亲和朋友的介绍,对杨凌马拉松有了一些了解。“我知道杨凌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农科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终点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里的这段赛道,我当时感觉已经要跑不下去了,但是听到两侧全是学校的大学生们的加油声,我一下子又有了动力,坚持着冲过了终点。”

对于此次参赛,薛文子健充满了期待感慨。“杨凌马拉松的赛事组织方真的很用心,赛前的指引,跑道的设置,大学生们的热情,志愿者们的暖心,赛后的服务,都让我的心中暖流涌动。至于对杨凌这座城市的印象,通过这次比赛,从报名到比赛结束,我感受到了赛事组织方的用心和杨凌人民的热情,相信这将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359.jpg

采访薛文子健


杨凌马拉松不仅吸引了众多跑者,也成为了当地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医疗工作人员刘华表示:“虽然我是一名医疗工作人员,其实我也是一名居民,我每年都会关注杨凌马拉松,虽然我不参加比赛,但看着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选手在杨凌奔跑,我还要为他们提供医疗保障保护他们,我感到特别自豪。赛事期间,我会在工作期间也会感受那种热烈的氛围。”

刘华还告诉我们,他身边参与马拉松运动或者因为赛事而爱上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了。“我身边也有人参加杨凌马拉松,大家对于跑步的热情越来越高。很多人受马拉松的影响,开始跑步、健身,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了,我作为一名医疗工作人员还是感到非常喜悦的。”

杨凌马拉松,它是跑者挑战自我的舞台,是城市展示魅力的窗口,也是全民共享运动快乐的盛会。十年的发展,它见证了跑者的成长与坚持,也推动了杨凌这座城市的进步与繁荣。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杨凌马拉松将继续绽放光彩,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共同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409.jpg

2025 杨凌农科城马拉松赛即将开赛


作者简介:陈启钲,园艺学院设施专业23级本科生

编发:初晓菡

编辑:禹泽楠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