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聚焦院处

【研工部 校团委】FA-智汇前“研”论坛第一期成功举办

为拓展研究生学术视野,提升研究生科研方法、学科交叉的能力和素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1月7日,由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共同主办,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校研究生会、校研究生会博士生分会承办的第一期“FA-智汇前‘研’”论坛举办。

image.png

“FA-智汇前‘研’”论坛以未来农业(Future  Agriculture)为核心议题,特邀高水平论文、成果的主要贡献者与研究生开展学术思想交流、科研思维碰撞、成长感悟分享等,旨在打造一个高起点、多维度的交流平台,既彰显对科研原创与学术突破的不懈追求,也承载着学校面向国家战略、聚焦农业前沿的使命担当。

筹备阶段,博士生分会通过调研发现,同学们普遍希望在科研全流程中获得系统性支持:在“谋划”阶段明晰方向,在“执行”过程稳住节奏,在“矫正”环节及时优化路径。为此,论坛从主题策划到组织落实均经过精心设计,力求构建一个高质量、体系化、可持续的科研交流平台,助力研究生实现学术成长与综合能力提升。

论坛首期邀请到水保学院研究员岳超老师担任主讲人。他以“博士阶段如何开展学习与科研思考?”为题,为在场师生作专题报告。报告中,岳超老师围绕“如何形成与发表高水平研究”与“博士阶段学习的特点”两大主题展开分享。他系统阐释了高水平研究的构成要素,指出“好文章=好想法+好呈现+好写作”,并结合自身经验,从凝练科学问题到论文写作、投稿与反馈等环节,介绍了实用方法与技巧。在谈到博士阶段的学习特点时,他强调应实现“学习的超越”,培养以逻辑思维与好奇心为驱动的研究思维,以及从现象深入物理、化学机制本质的研究能力。最后,岳老师还就核心能力构建、时间管理与身心健康等方面与同学们交流了心得。

整场论坛内容充实、气氛热烈,与会同学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2023级博士生程涛谈到,岳老师关于从“知识接受者”向“问题驱动者”转变的阐述,让他深刻认识到博士训练的核心在于思维模式的升维,激励他以更开阔的视野投身长期探索。林学院2025级博士生马笑宇表示,论坛让他豁然开朗,认识到科研需要耐心深耕,把问题做深做透,成果自会水到渠成。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2024级硕士生成思盈则认为,岳老师对“好文章”构成与“学习超越”的讲解,为她今后的科研写作与学术成长提供了清晰方向和宝贵经验。

编辑:张晴

终审:刘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