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34年的农艺组,后曾改称农艺系、农作物系、农学系,学校合并组建后, 2000年7月,农学院(农业科学院)成立,是学校办学历史最为悠久和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目前基本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基础,集产、学、研为一体的研究型学院。
学院现有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资源学、种子工程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资源学、种子工程、农业推广、工程硕士、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学位等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农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和种子科学与工程 3个本科专业,其中作物遗传育种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是陕西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国家杨凌生物技术育种中心、小麦育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旱地作物生产与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油菜研究中心、陕西省植物遗传育种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作物细胞分子生物学与品质改良实验室等10个科技创新研究平台,1个校内实践教学基地、12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主办《西北农业学报》、《麦类作物学报》学术刊物。
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改革成果丰硕
学院按照“凝练学科方向、组建学科创新团队、构筑学科研究平台”的思路,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作物学学科水平。同时整合学科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学术领军人物,补充和优化人才队伍、促进各学科平衡发展。2007年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遴选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教学改革方面,以本科生教育质量工程为契机,不断深化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目前,农学专业入选教育部“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植物生产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教育部、陕西省确定为2007年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由学院主管的校级重点实验室“遗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获批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获陕西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2007年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项;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3项;主编、副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出版3部;主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出版2部;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门。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科技推广成果卓有成效
合校以来,学院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审定、鉴定农作物新品种91个,获国家授权专利26项,学院也被评为全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先进集体。先后有“油菜新品种秦杂油1号与白杂1号的选育”、“小偃22与陕253小麦新品种选育及推广”、“杂交小麦西杂1号产业化及配套制种技术”、“玉米自交系K12、K22和陕单902杂交种选育”等四项科研成果被评2005年陕西省十大农业科技成果。
学院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不断强化服务“三农”的能力,以示范园为平台,通过小麦推介观摩会、油菜推介观摩会、订单收购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与黄淮麦区种子企业、基层科研单位和地方政府的合作,为农作物新品种推广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促进了小麦优良品种和油菜新品种在我省及黄淮区的推广,经过不懈努力,小麦优良品种“西农979”也成为河南省五大主栽品种之一,推广2600余万亩,增产粮食11.7亿斤,农民增收7.8亿元。小麦新品系“西杂五号”创陕西省有史以来最高产量。玉米超高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项目在靖边、澄城县示范田亩产突破吨粮,创造了两项全国纪录。
国际学术交流频繁,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学院重视与国际知名院校和国内兄弟院校的学术交流。近10年先后派出35位专家教授前往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等国家合作研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42余人来学院学术交流,有12名研究生和7名本科生出国攻读学位,接收国外留学生6名。先后承办了2009国际保护性耕作研讨会、中国棉花学会2008年年会等大型会议,极大地提升了学院在国内外的影响。
学院进一步明确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建立校企联合培养、订单培养等模式,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重视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施跟踪式全程化指导培养模式,学生素质明显提高,学生考研率逐年提升,出国深造人数也稳中有升。学院多次荣获社会实践先进集体、科技创新优秀组织单位、学生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生优秀社会实践服务队、第三届“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最高奖——“挑战杯”等多项荣誉。
学院全体师生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才强院、学科主导、产学研紧密结合,创建世界一流研究型学院”为发展目标,立足西北,面向全国,积极进取,团结奋进,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实验室
省委书记赵乐际关注我校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我校小麦示范园在黄淮麦区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