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此师抃表兄仙逝一周年之际,思绪万千。翻出旧作《致师抃\表兄八十寿辰的祝贺信》、《明月引》、《送师抃兄东渡》、《寿星明》、《五福降中天》等祝贺信及诗词五件,重读一遍,无限感慨。现重抄出,以讠志怀念。\0?BR>
师抃表兄并纯一嫂:\0?BR>
表兄八十寿辰,弟理当躬亲祝拜。只因佩玉卧病在床,离不开人,难以脱身。兹着鸿达、鸿文兄弟送上龟鹤同寿一尊、寿杖一枚、寿酒一盒及寿词一轴,略表弟及妻子儿女的衷心祝贺! ?BR>
欣逢寿辰,感念交集,数十年往事涌上心头,必欲向兄嫂一吐为快。略述数事,聊表衷心。 ?BR>
弟幼年常听伯父及母亲诸长辈交口称赞:兄出自名门,受业名师,聪颖好学,名闻乡里。及兄就读西农,弟尚读中学,何可望尘,然心敬慕之。1942年初中毕业,以免试升入高中。因慕兄之令名,遂又想报西农附高,从家中启程时逢天雨,到西农遇酷署,当即寻访我兄求助。其时,正值兄毕业离校将赴任,遂将我安排到兄之床位居住,而将兄之堂弟赵师雄安排到同室李含章床位。当时就使我感动不已。从此,我就读附高、西农、留校工作直至调离,竟达34年之久。在波澜迭起的岁月中,兄待我情同手足,兼为师长,多蒙关怀。虽事业无成,而欲得以苟全。设想,我如以免试就读高中,后将考入其它大学以至闯荡江湖。以弟之鲁钝又不识时务,难免不闯入峡谷深渊。则今日之苟全亦难得矣!兄引路护行之恩,永难忘怀。
我在西农就学,兄在铁路局供职。虽隔两地而情义不减。每去西安,必拜望请教。犹忆1946年冬,兄谈及想辞去西安铁路局苗圃主任之职,回西农附高任教。我以为铁道两旁绿化是一项宏伟事业,何可摒弃。交谈之间,才知兄因看不惯铁路局官场作风以至准备离去而投身林业教育事业。兄嫉恶如仇,刚直不阿,有英杰之风猷,知作人之至理,令人感佩。次年春节回西农附高任教。从此,相见日频,相谈渐多。寒暑假回家相约同行。兄知你我为姑表血亲,上溯三代为同一先祖。每逢春节,不约而同,兄向舅家拜年,弟向舅爷家拜年,同赴石头坡郭家,同样一个祖先,与诸长辈及众兄弟欢聚喜宴,叙农事,拉家常,同享天伦。
在多次回家和走亲戚的往返途中,常各抒胸臆,无话不谈,对政治时事、社会、经济诸问题,都具有同一认识,并相互鼓励。以后,都参加了西农地下党组织,从事革命活动。不久迎来了西农的解放。 ?BR>
有一事,是弟数十年难以释怀。兄嫂在西安成婚以后。弟本应到西安全程迎接,大不该因事滞留。那天到西安只有从招待所送兄嫂上了火车,将手提的一口皮箱,放置行李架上,未向兄嫂交待清楚,火车启动就下车了。以后得知皮箱竟然丢失!而皮箱装着兄嫂之往来信件,收藏着兄嫂山盟海誓的墨迹见证,其珍贵当以无价论。以兄嫂之深情才华,汇编为《两地书》出版,必可公诸社会,传之后代。然而,由于我的过失已无法弥补了!每念及此,深感愧对兄嫂而抱憾终天。在兄八十寿辰之际,庆贺之余,弟郑重地向兄嫂致以诚挚的歉意!
兄记否,西农解放之初,兄继任附高教务主任,副校长,军事代表成员曹达同志为校长兼西北农林部在西农举办的干训班主任。当时,教师干部党支部分为两个小组,我是一个党小组的组长。有一次附高召开全体教师会议,讨论教学工作。曹达委托兄主持会,他因事外出;会议对讨论问题表决通过后,他回到会上一口否决。兄认为不能一人改变大家的决议,坚持了原决议。曹达虽不高兴,但也默认了。以后我问及曹达此事,他说:“师抃同志是对的!”曹达调离西农三十多年以后,在1980年初的一个暑假,我与兄同在省高考招生办公室忙于招生工作。一个傍晚,兄告我:“听说曹达同志去世了,我一定要去吊唁!”我随即备车同赴曹家。兄即高呼:“曹大嫂!”含泪哀悼慰问,并谈及身后诸事,深情动人。兄与曹达共事不过两年,而不因公废私,不因久别忘情,胸怀坦荡,重情重义,令人敬仰。
数十年来,弟每遇政治波折,家庭困难,孩子就业等问题,均蒙兄指点、排解、帮助、接济,从而得以平安渡过。三年灾害期间,大都衣食短缺。我以孩子年幼,困难尤甚。兄知我之困境,1961年在自己并不宽裕之定量粮票中,赠我350斤粮票。我即持此粮票去农作一站购回1750斤红薯(一斤粮票买5斤红薯),这才渡过了饥荒。兄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活命之恩,使我感激零涕。 ?BR>
1956年,学院要送兄去苏联学习,我以亲眼看看社会主义国家以开阔眼界为由劝去,而兄心系林学系工作终未赴苏。不久,即投身于筹建西北农林学院的工作中去。 ?BR>
兄知否,西农领导并不赞成林学系独立建院,甚至将建院视为离心倾向。但此次建院是国家林业部批准,省林业厅主持而未反对;还抽借总务处基建科副科长卢世昌等同志予以扶持。其时,我在总务处工作,曾应约去西安院址参观。我看到了西安南郊征地数百亩,即将动工建设,进展顺利。后因反右运动而停建。到了文革后期,林学系又提出成立林学院。其时,我在省农林局工作。得知省革委会主任同意,院址设在榆林。兄得到通知后告我,林学院是培养林业建设人才的高等教育,榆林条件不足,不能在那里建院办学。建院之举再次夭折。文革结束以后,1979年第三次建院,林业部和省林业厅都大力支持,但在选址问题上发生了分歧。其时,我在省农林办公室学习班工作,地址在省林业厅。我与王杰厅长比邻而居,常相互交谈此事。厅长主张以南五台林场为基地在西安建院,我也赞成。而兄及林学系诸同志力主在杨陵建院。经过反复讨论终于落地杨陵,方有今日。我曾筹建过三所学校,深知创业艰难。设想,如建院西安,还可能在坎坷中失掉良机,使西林又一次胎死腹中,何有今日。兄可谓智者顺时而谋也。 ?BR>
回忆新中国建国伊始,兄即主持林学系之务。文革前运动频繁,教改多变,人事屡迁,兄砥柱中流,与系内诸同志形成稳定的核心,支撑了较有特色的办学格局。数十年苦心臂划,竭力促成西林建院。风风雨雨而无怨,两起两落而无悔。耿耿此心,可对日月。而今郁郁苍苍之西林,凝结着兄大半生的心血。试看,兄之桃李门墙遍及四方,为祖国绿化、环境保护、实现基本国策而献身。兄对林业的建树,必将德被苍生,功垂千秋,泽及后世。大德者必大寿,祝兄长命百岁!
吉日逢元旦,寿酒宴琼罗。遥望西林,鞠躬拜寿!祝兄嫂福寿康宁,天长地久! ?/FONT>
恭祝 ?BR> 新年快乐,健康百岁! ?BR> 弟 杨笃 拜上1997年元旦
终审:leix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