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师生文苑 - 随笔

我校校园景观谈(3)

  

  虞宏正塑像(4)

  位于我校水土保持研究所科研楼前。

  虞宏正(1897----1966)我国著名胶体化学家、中科院院士,也是我校水保所的首任所长。

  1897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20年毕业后到天津棉业专科学校任教,1922年参加中华农学会。1923—1927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讲师。1927—1928年任京师大学农科教授,1928—1936年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1929年代表中华农学会出席日本农学年会,会上发表《中国土壤分类》,后被编入《日本农学会年会报告》。1933年参加中国化学会,并当选为中国化学会北平分会理事。1936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胶体化学部进修,被邀加入德国胶体化学会,为外籍会员。1937年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化学部进修,同年10月回国任西北临时大学农学院教授。1938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45年去英国剑桥大学胶体科学部进修,1947年春回国后为改变大西北科学教育的落后状况,谢绝京沪多所大学的聘任,继续留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进军关中,国民党政府强令西北农学院南迁,同时诱迫一些教授去南方高校任教,虞宏正决心同全校师生共患难,决不离开西北农学院,坚持等待解放。
 
  虞宏正博学多识,治学严谨,教学出众。他讲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脉胳清晰,层次分明,用语简练,措词准确,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被称为“教学的天才”,深受师生的敬慕。1948年11月11日西北农学院为他举行任教25周年纪念会,学生演出话剧《万世师表》以资纪念。

       虞宏正是我国造诣很深的科学家,他一贯重视我国基础理论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在胶体化学与物理化学方面撰写了《关于电溶液的吸收公式》(A Formula of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 of Electrolytes)(与吴中枢合著)、《热力学内面积平衡》、《表面平衡热力学之研究》(与吴中枢合著)、《蓖麻子解脂酵素作用的动力学观点》、《不溶性气态表面压力的热力学观点》、《热力学公式转换盘的设计》、《关于BET吸收公式统计的排导》、《乙烯塑胶之母体》、《同位素的分离》等学术水平很高的论著,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虞宏正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上。解放初,因工作需要,他不辞劳苦,长年奔波于武功、咸阳、西安之间,为几所高校授课,但从未领取兼课费。1950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51年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为促进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陕西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出力献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953年他与石声汉、李萃麟、李轼、陈运生等合译出版卡布路考夫《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一书,推动了对国外先进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1954年担任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他亲自规划,积极领导,在科研组织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他十分重视水土保持研究与生产治理的结合。1956年他不顾年老多病,率队与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等一道到陕北考察了三个专区、18个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提高陕北农业生产,防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有关战略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他把自己的专业渗透到相关科学领域,为创造新型细菌肥料、微生物固氮、同位素农业、地方病与生物微量元素等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积极支持将远缘杂交新课题的研究与该所植物分类研究室同从兰州迁来武功(今杨陵)的植物栽培驯化室合并,在武功(今杨陵)成立西北植物研究所。

  虞宏正不但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陕西分会及西安市分会委员、陕西省及西安市中苏友协对外文协西安分会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发表了《关于相体的推导法又一补充》等学术造诣高的论文。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化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1959年当选陕西省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为表彰和宣扬虞宏正的功绩,1962年陕西电影公司拍摄了专门介绍他事迹的新闻简报第一号《辛勤教学四十年》。1964年虞宏正因肺气肿复发再次住院治疗,但他仍时刻关心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情况,亲自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论证、修改科研专题,并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科学论文——《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机理初探》。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仍关心着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下遗嘱将自己珍藏的近千册图书,捐献给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1966年11月11日虞宏正教授在西安逝世。

1978年8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举行追悼大会。陕西省根据虞宏正生前遗愿设立虞宏正教授奖励基金委员会,将他多年积蓄的7万余元作为奖励基金,奖励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及化学类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以鼓励他们迅速成才。

赵洪璋塑像(5)

  在北校区图书馆前、喷泉广场的东北角,矗立着我国著名小麦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赵洪璋教授的雕像。他手拿麦穗,含笑直视前方,似乎在对勤奋好学的同学们点头赞许。
 
  赵洪璋(1918—1994),中共党员,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我校(原西北农业大学)教授。
 
  1918年6月生于河南淇县,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曾任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事试验场技佐。1942年任教于西北农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等职。 
  
  赵洪璋从事农作物育种学教学和小麦育种科学研究40余年,成绩卓著,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农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农学会顾问,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等职。 
   
  他在小麦杂交育种方面的杰出贡献,在中国现代作物育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他主持育成的碧蚂1号、碧蚂4号和西农6028等优良小麦品种,比当时种植的品种增产10%~30%,推广面积达1.1亿万亩;其中碧蚂1号,1959年统计推广9千余万亩,创我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纪录。60年代育成丰产3号良种,亩产3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6年推广约3千万亩,是60—70年代之交黄淮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70年代育成矮丰3号等矮秆品种,亩产4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8年推广达500余万亩,是我国第一批矮秆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矮秆品种。80年代承担国家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同西北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从性状遗传、抗病、生理生态、花药培养及加速选育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他主持育成了以“西农881”为代表的第四批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80年代初期,他根据大量试验资料发现:当时推广的新品种和参加区试的重要品系,产量潜力都能达到亩产400公斤以上,但由于晚熟、倒伏、特别是抗病性较差而难于稳产400公斤(亩);同时鉴于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小麦病害种类增多、病情加重的趋势,提出并制定了在保持基本适应性和矮杆早熟的基础上,以“多抗性”为重要目标的选育方案。他亲临第一线,指导带领助手们从抗性遗传、抗源筛选、鉴定方法研究到杂种后代选择,进行了大量艰辛的准备和选育工作,育成并通过审定了“西农881”、“西农65”、“西农85”及合作选育的“豫麦29”等小麦品种。这批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赤霉病、高抗到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弱冬性早熟、优质高产,现已在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从1991—199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1952.9万亩,增产小麦约29292.9万公斤,创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从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看,这批品种的育成,开创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在长期的小麦杂交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关于综合生物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学术观点和育种方法。他所做的试验,材料精,面积小,过程短,成效高,以“少而精”著称于中国育种界。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10余篇;专著有《陕西小麦》(主笔、1948)、《作物育种学通论》(西北农学院教材,1964)、《作物育种学》(第一主编、1980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赵洪璋与农民群众及农业生产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曾先后被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和陕西省劳动模范。1994年2月7日因病辞世。 1997年,雕像落成。
 

周尧塑像(6)

  周尧教授是我国的“蝶神”,也是圣马利诺国际科学院院士。虽周尧教授健在,但他的塑像却有两座。一座位于昆虫博物馆的二期工程中,是周教授平反之后学生们为他铸造的铜像。另一座位于博览园内,周教授手拿风衣,精神矍铄,正大步迈前。他坚毅的表情,让我们也不禁感到振奋。

  周尧,昆虫分类学家、教授,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

  1912年生于浙江鄞县,1932年9月—1936年6月就读于南通农学院,1936年去意大利那波里大学,在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Silvestri教授的指导下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爆发,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深感“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于1938年回到祖国,投笔从戎,随军到了抗日前线。
 
  1939年5月10日,他以昆虫学专家的身份参加了中英庚款会川康科学考察团,同年11月被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从此扎根祖国西北,把一生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上。
 
  从1939年到1979年40年中,周尧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专业的普通昆虫学教学。他重视课堂讲授,讲课思路清晰,内容纯熟,语句简练,表达确切生动,板书工整。再加上他绘画昆虫图的独到功夫,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尽力把讲课和实验结合起来,根据昆虫分类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使学生听、看、做、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常带领学生到田间观察和采集标本,结合实际,传授技术,帮助学生识别昆虫。
 
  周尧教授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必须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他不间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既重视应用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解决教学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在昆虫分类、小麦吸浆虫防治、中国昆虫学史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周尧教授从1936年起即进行昆虫分类研究。昆虫分类研究是他的主攻方向和第一专长,他认为昆虫分类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决于三个条件:标本积累、文献积累和经验积累。60年来,他亲自采集,并带领全系师生到全国各地进行采集,目前经过整理和保存的昆虫标本有70万号,使西北农大成为全国动物学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中保存昆虫标本最多的单位之一。由于周尧教授在昆虫分类研究方面有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积累,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同事及研究生进行分类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他独自、合作或指导研究生进行过25个昆虫类群的分类研究,是国内外昆虫分类学中涉及研究对象类群最多的学者之一。
 
  他对昆虫纲总科以上分类阶元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23个新亚目,45个新总科,2个新科。他先后发表昆虫学研究论文和著作200多篇(册),发现记述360个新种,32个新属,并培养出一大批硕士、博士、博士后昆虫分类研究高级人才。
 
  周尧教授曾先后担任西北农学院总务长、植物保护系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并先后兼任过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医学院教授、西北林学院名誉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西北五省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主任顾问、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西安世界语学会名誉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知识》、《中国动物志》等杂志及很多系列丛书的编委等职务,为陕西省及全国昆虫学会、科技史学会、世界语学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周尧教授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昆虫学家和学者,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农业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意大利那波里大学授予他荣誉奖状,1985年他当选为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他“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称号并授予金奖。

终审:xiao036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