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师生文苑 - 随笔

由李振声想到的

  

  2007年2月27日对于曾在杨凌工作了三十一年的原我校研究员的李振声院士来说是一个终生难以忘怀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他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唯一得主,站在了万人注目的人民大会堂,在雄壮的国歌声中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当这一喜讯传入校园时,整个校园都顿时为之沸腾,全体师生员工无不为之感到振奋和自豪。李院士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最高科技奖是我国农业科技界中的一大盛事,这是继“水稻之父”袁隆平之后我国农业科技成果再次获得科学界的最高奖。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院士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特别是李振声院士育成的以小偃6号为代表的系列品种,开创了小麦远缘杂交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先例。小偃6号已成为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是我国北方麦区的两个主要优质源之一,其衍生品种已达79个,累计推广3亿多亩。此外,李振声创建了蓝粒小麦和染色体工程育种新系统。这些促使我国北方小麦的产量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彻底扭转了我国2003年以前连续五年减产的局面。

  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的试验成功是一个充满诸多磨难和坎坷的历程。当时,让风马牛不相及的草和小麦杂交,在当时国内从没有人尝试。而且这种杂种不育,远缘杂交,还面临杂交不亲和、后代“疯狂分离”的难题。这项研究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畏途。当时,就连他自己心里都没有底儿;最让人担心的是,因这项研究迟迟难以出成果,他还面临“研究工作脱离实际”的批判。但李振声院士坚信自己的研究项目绝对不会失败,更不想让自己长达近十年之久的辛勤劳动付之东流;于是,鼓励大家继续实验一段时间看看。这样才有了逐见成效的研究试验成果;最终,历经了长达二十三年的辛勤努力才获得了小偃6号的育种成功,随之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李院士在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后,为了更好地推动农业科技的发展,他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在李院士作出此项决定后,曾有许多人对他此慷慨之举表示颇为不解,甚至有的人说他“傻”。 “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李振声院士如是说。此时,使我不禁想到国内的某些教授、学者沽名钓誉、好高骛远,将学术变成利益的敲门砖,将学问变成博取名利的垫脚石,求的是商海打拼、想的是家财万贯,追名于学术,逐利于市野,较之于李振声院士,那种功利和自私让人汗颜。

  李振声院士五十多年如一日地守望着心中的“麦田”,潜心于小麦远缘杂交和染色工程研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有人说:“科学家最宝贵的品格是坚定的信念、执著的追求和踏实的作风。在科技界所倡导的最宝贵的精神是淡泊名利、甘于寂寞、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而这所有的宝贵品格和崇高精神恰恰都体现在了李振声院士的身上,闪烁出道道光芒,辐射着我们每一个人。

  李振声院士是我国农业科学界的骄傲,更是我校全体师生员工学习楷模。在李院士的一生中,“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是他科学生涯的真实写照;而“储龙蓄势效苍龙,幼树新芽增艳花。”则是我们作为后辈竭力奋斗的座右铭。还记得前年11月份李振声院士回我校参加第五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时,曾深情地说,“杨凌是一个能安心搞科研工作的好地方,我非常怀念在这里工作的时光。只要大家安心做研究,不断地积累,厚积薄发,在杨凌也可以做出世界性成果!我相信杨凌的同志一定能在这里做出超越我们这一代人的成果!” 的确,李振声院士在当年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就做出了如此显赫的成就,现在我们的条件比当时优越的多,我们完全有理由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子,我们肩负着实现祖国农业现代化的艰巨历史使命。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李振声院士严谨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道德品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力戒浮躁,认真学习本专业的有关科技知识,练就过硬的专业本领,以便将来更好地为祖国建设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终审:shaowen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