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师生文苑 - 随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院士校友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两院”院士都是在各自领域做出重大、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的专家。一所学校拥有或培养院士情况,是衡量学术声誉,学术贡献和社会影响的重要标志。我校建立70余年来,曾在学校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有14人,其中我校毕业的6人。现将14位院士的情况介绍如下: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显谟

  朱显谟,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我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他先后任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长,全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生态学会和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中科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地学部地理学组成员,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1915年12月4日生于江苏省崇明三光镇,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同时又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后择定在中央大学就读。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上海又爆发了“八一三”事变,他被阻在家,后得知中央大学内迁,蒙中央大学教授范存忠的资助,同行辗转到了重庆。经在重庆的三年大学学习,1940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江西省地质调查所,后转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先生赴四川铜梁县调查,后至贵州、广西、湖南,抵江西泰和地区调查,先后在江西坚持工作六七年之久,对江西的土壤进行了普遍的调查和分析,并作了红壤改良试验。在工作中他除完成土壤调查制图报告外,并撰写了多篇专题试验研究论文,其中《江西省土壤志》一篇,对红壤发生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江西红壤改良的方法中,以“客土”和“烧土”最为显著。1947年应北平地质所所长的邀请离赣赴平,后曾暂留中央地质所工作。同年秋天,他前往黄泛区调查,完成中牟幅五万分之一土壤图。第二年,他又去鄂南、赣南一带调查,秋季配合农林部增产计划赴镇江调查。

  1949年全国解放后,朱显谟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任职。1959年,为支援大西北建设,他来到杨陵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至今。
 
  从50年代初开始,朱显谟到东北三省考察,对改良土壤提出了重要的建议。他深入长江流域、新疆托木尔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进行了土壤考察和研究,又先后参加了水利部黄委会组织的水土保持勘探队、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勘探队,带领青年科技工作者踏勘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各种类型区。

  多年来他以治理黄土高原为科研主攻目标,曾广泛地实地调查,不断探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撰写了40余篇学术论文。他编写了《土娄土》、《陕西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陕西土壤》、《水土保持手册》、《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图片集》等专著。他参加编写和审定了我国土壤科学界的重要著作《中国土壤》,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陕西省1978年科技成果奖;对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的研究,获陕西省1978年科学大会奖;对陕西省土地类型及其发生演变的研究,获陕西省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他为主的对新疆托木尔峰综合考察研究,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参与《中国土壤图集》的编著,被评为中国科学院1988年十大成果之一;《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图片集》,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他为首的水保所科技人员撰写的《中国黄土区土壤》专文在国际土壤学会主办的《Geoderma》刊物上发表。
他的科研成果与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研究了我国黄土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其演变规律,拟定了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并根据沟蚀严重的特点,将土壤抗侵蚀性分为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两部分研究,为本区土壤侵蚀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对土壤发生、分类以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更正了国内外一些学者以往将黄土高原黑垆土、土娄土、褐土划为栗钙土的观点。根据对群众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提出了将黑垆土、土娄土应该建立独立土类的意见,并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

  3. 他最早提出:我国南方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冲积、洪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气候的地带性土壤;东北有棕壤而无灰壤,并认为灰化层不是淋溶层,而来源于生物反馈的硅质淀积物。还认为尽管岩体风化和土壤发生两个过程同时同地发生,但它们是二相矛盾的,即前者为富铝化而后者富硅化,土壤一切性征就是这二相矛盾过程在时空上相对稳定的出现。

  4. 对黄土中古土壤进行了研究,比较全面地提出了黄土中古土壤的存在及在黄土堆积期间一些生态环境的交替变化。

  5. 在原始土壤成土过程研究中,他以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原始成土过程的四个时期,即以岩面微生物着生、生物物理生化层的出现为始发标志的“岩漆”时期;地衣着生并具有生物风化层和佃土层出现的突变跃进时期;苔藓植物着生并形成佃土层的巩固发展时期;高等植物着生和原始土壤形成定型时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  山仑

  山仑,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33年1月17日生于山东省黄县,1954年山东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原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至今。1959年—1962年被选派到原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留学,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研究员、兼任该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的有关研究,既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又十分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研究成果卓著。他通过在晋陕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提出了“半干旱地区影响作物生长的要害不在于降雨量少,而在于降水未能充分利用”的理论。这一思想已贯彻在他主持的“科技攻关”及“中日合作”研究项目的实践中,而且在宁南山区取得了新增产值1.74亿元、利税1.2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在逆境成苗生理生态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了一种新型抗旱剂,并进行大面积示范。专家鉴定认为“属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的成果,是将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的成功范例”,该成果获中国科学院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承担的国家攀登计划课题“半干旱地区不同类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提出生理补偿观点,成为植物生理与旱地农业研究的一个新的交叉点,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依据。他的专著《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被专家评论认为“该书是我国旱农学中高水平的著作,并将为世界旱地农业研究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旱地农业有限灌溉的潜力及生理生态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着重进行了作物整体抗旱性的研究,开拓了旱地农业生理生态研究领域。1980年以来,他先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等项目,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3部。他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他十分重视和关心年轻人的成长,80年代以来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6名,已获学位的10人。山仑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振岐

  李振岐,字兴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和小麦锈病专家。

  1922年10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遵化,1942年考入山西大学文学院英语系,1944年12月参加青年远征军赴印度兰枷训练基地接受军事训练,1945年退伍回国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转入国立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57—1959年赴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1982—1983年赴蒙大拿大学合作研究。

  李振岐在近60年的执教生涯中,历任西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西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所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与系统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牧渔组成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抗病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北地区分会理事长,《植物病理学报》编委,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陕西省农业厅顾问,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

  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的教学与科研,以及小麦锈病防治研究等,曾先后赴苏联、美国进修进行合作研究。他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植物病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和全国及地区性专业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主编有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主持的“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和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六五”攻关纪念奖,陕西省农牧科技成果三等奖。“改进式海登汉苏木精染核方法”项目获陕西省高教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合作研究的“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布规律”项目,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及陕西省科学大会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小麦条锈菌陇南越夏易变区持久控制工程系统基础研究”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秦岭地区植物锈菌区系研究”课题,主编出版5种专著,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获农业科教奖;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  虞宏正

  1897年10月5日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化学系,1920年毕业后到天津棉业专科学校任教,1922年参加中华农学会。1923—1927年任北京农业大学教授,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医科大学讲师。1927—1928年任京师大学农科教授,1928—1936年任北平大学农学院教授。1929年代表中华农学会出席日本农学年会,会上发表《中国土壤分类》后被编入《日本农学会年会报告》。1933年参加中国化学会,并当选为中国化学会北平分会理事。1936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胶体化学部进修,被邀加入德国胶体化学会,为外籍会员。1937年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物理化学部进修,同年10月回国任西北临时大学农学院教授。1938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45年去英国剑桥大学胶体科学部进修,1947年春回国后为改变大西北科学教育的落后状况,谢绝京沪多所大学的聘任,继续留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进军关中,国民党政府强令西北农学院南迁,同时诱迫一些教授去南方高校任教,虞宏正决心同全校师生共患难,决不离开西北农学院,坚持等待解放。

  虞宏正博学多识,治学严谨,教学出众。他讲学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脉胳清晰,层次分明,用语简练,措词准确,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被称为“教学的天才”,深受师生的敬慕。1948年11月11日西北农学院为他举行任教25周年纪念会,学生演出话剧《万世师表》以资纪念。

  虞宏正是我国造诣很深的科学家,他一贯重视我国基础理论研究,早在三四十年代就在胶体化学与物理化学方面撰写了《关于电溶液的吸收公式》(A Formula of Adsorption from Solution of Electrolytes)(与吴中枢合著)、《热力学内面积平衡》、《表面平衡热力学之研究》(与吴中枢合著)、《蓖麻子解脂酵素作用的动力学观点》、《不溶性气态表面压力的热力学观点》、《热力学公式转换盘的设计》、《关于BET吸收公式统计的排导》、《乙烯塑胶之母体》、《同位素的分离》等学术水平很高的论著,在国内居领先水平。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虞宏正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上。解放初,因工作需要,他不辞劳苦,长年奔波于武功、咸阳、西安之间,为几所高校授课,但从未领取兼课费。1950年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学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51年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陕西省化学会理事长,为促进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陕西省科技事业的发展出力献策,付出了辛勤的劳动。1953年他与石声汉、李萃麟、李轼、陈运生等合译出版卡布路考夫《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一书,推动了对国外先进科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1954年担任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今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所长,他亲自规划,积极领导,在科研组织和培养青年科技人员方面付出了辛勤劳动。他十分重视水土保持研究与生产治理的结合。1956年他不顾年老多病,率队与西北农学院院长辛树帜等一道到陕北考察了三个专区、18个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就提高陕北农业生产,防治水土流失的途径和方法,以及有关战略提出了很有价值的意见。他把自己的专业渗透到相关科学领域,为创造新型细菌肥料、微生物固氮、同位素农业、地方病与生物微量元素等边缘科学、交叉科学等领域的研究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他积极支持将远缘杂交新课题的研究与该所植物分类研究室同从兰州迁来武功(今杨陵)的植物栽培驯化室合并,在武功(今杨陵)成立西北植物研究所,为该所以后培育小偃5一6号小麦高产优良品种起了铺路人的作用,此项成果获得1986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还担任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委会委员。

  虞宏正不但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而且还积极从事社会活动,曾先后担任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陕西分会及西安市分会委员、陕西省及西安市中苏友协对外文协西安分会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部),发表了《关于相体的推导法又一补充》等学术造诣高的论文。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科学文化委员会委员。1958年任中国科学院陕西分院副院长。1959年当选陕西省科协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为表彰和宣扬虞宏正的功绩,1962年陕西电影公司拍摄了专门介绍他事迹的新闻简报第一号《辛勤教学四十年》。1964年虞宏正因肺气肿复发再次住院治疗,但他仍时刻关心着中国科学院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的科研工作情况,亲自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论证、修改科研专题,并以坚强的毅力完成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科学论文——《磷肥在土壤中的转化机理初探》。在他生命垂危之际,他仍关心着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留下遗嘱将自己珍藏的近千册图书,捐献给祖国的科技教育事业。1966年11月11日虞宏正教授在西安逝世。1978年8月15日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举行追悼大会。陕西省根据虞宏正生前遗愿设立虞宏正教授奖励基金委员会,将他多年积蓄的7万余元作为奖励基金,奖励在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及化学类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的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以鼓励他们迅速成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  赵洪璋 

  赵洪璋(1918—1994),中共党员,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原西北农业大学教授。

  1918年6月生于河南淇县,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曾任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事试验场技佐。1942年任教于西北农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等职。

  赵洪璋从事农作物育种学教学和小麦育种科学研究40余年,成绩卓著,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农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农学会顾问,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等职。

  他在小麦杂交育种方面的杰出贡献,在中国现代作物育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他主持育成的碧蚂1号、碧蚂4号和西农6028等优良小麦品种,比当时种植的品种增产10%~30%,推广面积达1.1亿万亩;其中碧蚂1号,1959年统计推广9千余万亩,创我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纪录。60年代育成丰产3号良种,亩产3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6年推广约3千万亩,是60—70年代之交黄淮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70年代育成矮丰3号等矮秆品种,亩产4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8年推广达500余万亩,是我国第一批矮秆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矮秆品种。80年代承担国家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同西北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从性状遗传、抗病、生理生态、花药培养及加速选育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他主持育成了以“西农881”为代表的第四批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80年代初期,他根据大量试验资料发现:当时推广的新品种和参加区试的重要品系,产量潜力都能达到亩产400公斤以上,但由于晚熟、倒伏、特别是抗病性较差而难于稳产400公斤(亩);同时鉴于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小麦病害种类增多、病情加重的趋势,提出并制定了在保持基本适应性和矮杆早熟的基础上,以“多抗性”为重要目标的选育方案。他亲临第一线,指导带领助手们从抗性遗传、抗源筛选、鉴定方法研究到杂种后代选择,进行了大量艰辛的准备和选育工作,育成并通过审定了“西农881”、“西农65”、“西农85”及合作选育的“豫麦29”等小麦品种。这批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赤霉病、高抗到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弱冬性早熟、优质高产,现已在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从1991—199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1952.9万亩,增产小麦约29292.9万公斤,创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从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看,这批品种的育成,开创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在长期的小麦杂交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关于综合生物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学术观点和育种方法。他所做的试验,材料精,面积小,过程短,成效高,以“少而精”著称于中国育种界。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10余篇;专著有《陕西小麦》(主笔、1948)、《作物育种学通论》(西北农学院教材,1964)、《作物育种学》(第一主编、1980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赵洪璋与农民群众及农业生产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曾先后被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和陕西省劳动模范。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因病辞世。

  中国科学院院士  涂 治

  涂治(1901~1976),字策三,湖北黄陂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兼农艺组(系)主任等职。

  1916年,13岁的涂治考取了北平清华学校的半公费生。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并考取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国明苏达大学农学院和研究生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和作物育种学。1929年回国后,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1931年受聘岭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兼任院长。1932年受聘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兼任院长。1934年应武汉大学之邀,筹建农学院兼办湖北棉业试验场。

  1935—1939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其间兼任农艺组(后为农艺学系)主任(1935年12月—1938年12月),1936—1938年12月兼任教务主任,1936—1940年兼任教学试验农场主任。涂治在西北农专(后改组为西北农学院)任教及任职期间,十分重视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聘请名师来校任教和工作。当时学校及农艺组师资充沛,名家云集。他任西北农学院教务主任期间,支持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的活动。1940年任新疆高级农校教务长,1941年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兼农科主任。1944年任新疆建设厅顾问。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历任新疆八一农学院教授、院长,新疆农、林、牧科研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长,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毕生从事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还经常钻研学术,翻译出版了英、俄、德、法等几十万字的国外农业科学论著,他第一个把草田轮作制介绍到中国。他为新疆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的繁荣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   林 容

  林容(1903-1981),字君范,江苏省丹阳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学学科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菌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原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林容于1920年考入法国南锡大学农学院。1921年他作为“新中国农学会”的代表,代表中国首次出席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农业会议;1923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法国克莱孟大学理学院继续深造,从事真菌学研究;1925年获法国自然科学高级文凭;1927年至1928年又相继获克莱孟大学理学硕士和国家理学硕士学位; 1930年获巴黎大学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1930年回国后,林容历任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9—1944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后任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兼海洋生物研究所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调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副所长、代理所长。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此后,他还曾担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名誉理事长,北京市植物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议。此外,他多次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访前苏联及其他东欧各国。 

  林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高等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是中国菊科、旋花科和龙胆科植物系统分类的奠基者。他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为中国菊科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他参加了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编写了《水土保持手册》,为黄河综合治理和黄土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他曾主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菊科)和《中国植物志•菊科》两书的编写,并编著了《中国植物志》第74、75、76(1)、76(2)卷。  

   林容治学十分严谨,从不急于求成。他发现过不少植物新种和分类群,但他总是要反复检查比较,在标本材料不够完备或未得到充分证据之前,从不轻易撰文发表。 

  林容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有精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且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是,他从不把这些据为己有,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让大家共同使用。更令人钦佩的是,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只要再做一些研究,即可成为很有价值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他却将其让学生去研究。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虽然都经过他的指导,并且所写论文都经过他审阅和修改,但他从不让学生在论文中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对他所写的论文,哪怕学生只做了一点微薄工作,他却主动署上学生的名字。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历程中,他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忘我精神,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  候光炯

  候光炯(1905~1996),上海市金山县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曾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业院农化系。1930年至1946年任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调查员、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1937年赴美学习归国,1942年至1946年还兼任重庆大学、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川北大学教授。1946年后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科院前身)技佐、四川大学教授并兼任铭贤学院教授,先后兼任西南农科所土壤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1948年起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52年后,历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名誉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生物地理学部常务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晋升一级教授,当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0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1992年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候光炯教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届委员。

  候光炯教授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的土壤科学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他和同事、助手们合作,撰写了各类论著及学术论文,主编出版我国第一本农业土壤专著《中国农业土壤学概论》,还主编出版《土壤学》(南方本)等五本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达140余篇(册),其中,《江西省南昌地区潴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的初步研究》、《土壤的粘韧率和粘韧曲线》、《农业土壤生理性》、《中国农业土壤分类体系》以及《利用土壤剖面研究结果鉴定土壤肥力》(英文)等,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土壤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土壤地理、土壤化学、土壤生态、土地开发利用等分枝学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5年发表的《农民经验开辟了发展土壤科学的广阔道路》和1983年发表的《紫色土肥力研究五十年》等论文是他50多年学术思想发展的总合,对推进和发展中国土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他提出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荣获中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候光炯教授开始研究“自然免耕技术”,他不顾高龄体弱,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总结群众经验,结合生产实际,运用免耕原理,突破性地解决了我国南方低产稻田未能解决的生产难题。这项技术在全国13个省、市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平均增产幅度达15%左右,是一项开拓性的科技成果,获1986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他撰写的《中国水土保持应走自然免耕的道路》一文,荣获四川省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

  候光炯先生是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他把一生献给了我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事业。

  中国科学院院士  盛彤笙

  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中国著名的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兽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曾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兽医学系主任。

  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后赴法国柏林医学院和兽医学校学习,分别获医学博士和兽医学博士。1918年回国后,曾任江西省国立兽医专科学校教授,1939—1940年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兽医学系主任,1941年转任中央大学教授。

  1946年在兰州创办中国第一所畜牧兽医学院——国立西北兽医学院,任院长。1949年后任兰州兽医学院教授,院长等职。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院长、教授,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财经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委会第二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

  盛彤笙一生追求进步,在白色恐怖下曾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留德期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并资助党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在第一国际兽医会议上呼吁各国科学家反对日本侵华战争。他在兽医科学,微生物学的科学研究和兽医学教育工作中,为国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畜牧兽医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畜牧兽医教学、科研、畜牧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四川西部一带水牛的“四脚寒”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病,这也是世界上对该病的最早发现和报道。他还研究证实了磺胺族药物对马鼻疽杆菌的治疗效用。曾多次赴新疆、青海考察,最早提出“贮草备,冬划区轮牧,改良畜牧”的主张。曾主持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部分和《畜牧兽医辞典》,出版著作有《兽医微生物实验指导》、《军马及家畜之防毒》等书,出版译著有《兽医细菌学》。发表论文主要有《水牛脑脊髓炎之研究》(1945)、《渝蓉牛传染性流产调查报告》、《碘胺类药物对马鼻疽杆菌之效力》(1944)、《树立大畜牧业思想》(1981)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天仁

  
于天仁(1920—2004),山东省郓城县人,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土壤电化学研究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1941年考入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大学学习期间,深受虞宏正教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影响。1945年大学毕业后,由虞宏正教授推荐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任技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地质调查所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更名为地质研究所。1953年1月,地质研究所的土壤室组建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他任助理研究员,兼任土壤研究所学术秘书。在土壤科学研究工作中,他从我国国情和土壤特点出发。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究我国红壤的化学性质;1953年开始系统研究水稻土的氧化还原性质。他认为,水稻土中氧化还原状况的周期性剧烈变化是水稻土不同于旱地土壤的主要特点,也是影响水稻生长和水稻土形成的主要化学因素。1958-1960年,在他的主持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总结农业丰产经验,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大量实验研究材料。1961年,他与有关人员合作编写了《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一书。该书研究领域广、材料丰富,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

  根据土壤化学的发展和本人的科研实践,于天仁认为研究土壤中带电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表现可以揭示土壤中化学现象的本质,并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以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他的建议下,土壤研究所于1961年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土壤电化学研究室,于天仁担任室主任。从此,我国的土壤电化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30年来,于天仁作为学科带头人,与全室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对土壤电化学开展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土壤电化学学科日趋成熟,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实行改革开放后,于天仁先后应邀赴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参加在国外和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多次被邀请为大会报告人,并曾担任国际水稻土学术讨论会(1980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秘书长,论文集副主编,以及第十四届国际土壤学大会(1990,日本)Ⅱ-2专题讨论会的召集人。

  1983—1987年,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为提高土壤化学科研水平,他先后三次组织举办现代土壤化学研讨会,请有关专家授课。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土壤化学原理》(1987年)、《土壤分析化学》(1988年)和《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1990年)三部著作,深受广大土壤工作者的欢迎。

  于天仁勤于学习,勇于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开拓土壤电化学研究领域和研制离子选择性电极时,这两项工作在国际上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国内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他通过科学分析,预见到这些工作的广阔前景。在重重困难面前,他坚韧不拔,信心十足,埋头苦干,终于取得突破。

  他治学严谨,严于律己,对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他提出的研究课题都经过深思熟虑,有的还做了预备性试验。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布置任务时,不仅提出目标和要求,而且还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并经常和他们一起进行实验、试制或野外现场测定等工作。对他们的工作从研究方法到结果的处理总是详细了解,认真指导;对他们撰写的论文,更是严谨审阅。

  于天仁是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土壤生物学和肥力》杂志(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在德国出版)的编委。他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用外文撰写的40多篇),编著有《土壤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等中、英文学术著作13部。

  由于他对土壤科学的重要贡献,1979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受到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李振声院士,1931年生,山东淄博市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1956年到原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工作(后更名为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历任原西北植物所(1999年9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 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 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兼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1991年被为中 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十三大代表,第八届全 国政协常务委员。

  李振声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及小 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他克服 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不育性和杂种后代疯狂分离的三大困难,探索出一整套科学的远 缘杂交育种程序。成功的将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育成了小偃 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以及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良种 小麦。其中小偃6号,1981年通过审定,至今已累计推广面积近1亿亩,增产小麦30亿公斤。198 5年获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优质面包小麦。

  自1978年起,他又拓宽了研究领域,开展了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工作。育成了以胚乳糊粉层细 胞蓝色色素为遗传标记的兰粒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一种快速选育异代换 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开创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可能性。在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 会议上,受到15个国家100多位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这项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院士又开展了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与中国科 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工程室土壤化学组合作,鉴定与筛选出一些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 泌较多的根酸,从而活化并高效利用土壤中难溶性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为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 素小麦遗传与育种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在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期间,组织领导了中国科学院 在黄淮海地区的 中低产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经验。1995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农业科学奖。

  李振声院士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 种及其遗传分析》、《兰粒单体小麦的研究》、《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lue- graind monsomics wheat chromosome eninering》等,著有《小麦远缘杂交概说》、 《小麦远缘杂交》、《小麦育种学》等专著。主持与组织中国科学院农业专家组的研究工作 者撰写 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咨询报告,受到中央和一些地方领导的重视。

  李振声院士在承担科研任务、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一直担任博士生导师,在培养高水平、跨 世纪科技人才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博士生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1979年,李振声院士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以专家学者身份赴日本、印度、美国、英国、 法国进行了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享誉国内外。2007年,获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从1956年到杨凌直至1987年调离,李振声院士在杨凌生活,工作了31年。他对学校充满了眷恋与热爱。

  中国科学院院士  魏江春

  魏江春院士,1931年11月11日生于陕西咸阳,1955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62年毕业于苏联科学院研究生院,并先后获苏联科学副博士(Ph.D.),1955年获俄罗斯生物科学博士学位。

  自1963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国地衣区系与分类研究,同时对世界范围石耳科(Umbilicariaceae) 地衣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先后组织并参加了国家基金委、国家科委和中科院联合资助的重大项目中的三级课题“中国地衣志—石蕊科”,基金委资助的“用地衣进行北京地区大气质量评定的研究”及“世界范围石耳科地衣的综合研究”,中科院重大项目中的三级课题“ 西藏地衣研究”以及国家“八五”攻关“南极菲尔德斯半岛生态系统的研究”中的“陆地生 态系统的研究”。此外,还对中国地衣文献资料进行了整理与分析,对一些地衣类群,如袋衣科,肺衣科,地卷科,茶渍科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自1990年以来,将注意力逐渐集中于地衣表型 与基因型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面。在石耳科研究中通过PCR技术对地衣型真菌的核rDNA特定 片断进行RFLP分析以及对某些疑难种的核rDNA特定片断进行序列测定,并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化学与地理学等多性状的综合比较进一步阐述了石耳科地衣的科、属、种级的分类学综合概念。

  在世界范围石耳科研究中,以多性状综合分析法论述的新二属系统得到国际学术界的承认并 被收入1993年《世界子囊系统大纲》及1995年《世界菌物辞典》。通过石耳科地衣真菌核rD NA的序列分析进一步支持了新二属系统。著有《亚洲石耳科》及《中国地衣综览》等专著。 《西藏地衣》作为青藏高原大型系列丛书之一获中国科学院1986年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参加 南极科学考察研究及主持南极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分别获国家海洋局1996年科技进步特等奖和1997年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发起并组织协调全国孢子植物学家进行《中国孢子植 物志》的编研。发表论文60余篇,专著4册。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兼任中科院真菌地衣系统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中科院生物区系与分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科 院《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会副主编,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 学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光远

  王光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24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194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 院名誉院长,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刊物《工程优化》编委,国际结构安全 与可 靠性协会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 组成员。 

  主要成果:“建筑层空间整体计算理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工程软设计理论”为国际首创;“模糊随机振动理论”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有《建 筑结构的振动》(科学出版社、1979年)、《应用分析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年)、《结构优化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工程院软设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92年)、《模糊随机动力系统理论》(科学出版社,1993年)、《模糊随机过程论》(模糊数学及其应用丛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4年)、《工程结构系统软设计理论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年)、《模糊随机规划理论》科学出版社,1996年)、《结构随机振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目前正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全系统全寿命的优化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70篇,出版专著10本,培养出博士30余人,硕士48人,指导过博士后18人。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员和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其事迹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黑龙江科技精英》、《中国当代科技精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佩成

  李佩成院士,1935年元月生于陕西省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田水利系并 留校任教。曾留学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博士学位。先后在原西北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原陕西工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工 程学院任教,并任西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干旱半干旱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等职,现任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兼任水利部地下水专家组专家、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陕西省计划委员会专家组专家、陕西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全国生态学会理事等。

  李佩成院士长期在西北和黄土高原地区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资源与环境以及区域治理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1964年,提出了潜水井群非稳定渗流计算的"割离井法"及相应公式,使其成为能满足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井不同运行方式的13种求解模型,解决了灌排井群工程设计中的重大难题。20世纪70年代初,与其他同志合作,研制成功了一种适合于黄土渗流机理的黄土辐射井,该井型推广到十多个省区,打破了“黄土不能成为含水层”的传统认识,该项 成 果于1978年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由他主持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枣子沟试区建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6年,发明了排灌两用轻型井,获国家发明四等奖;1995年,李佩成主持完成的《群峪协井、两水并用、西安市中近期最佳供水方略》项目研究,其成果的应用使西安水荒得到缓解;1999年,主持完成了国家“九五”攻关项目子课题《西安市供水水资源系统优化调配研究》,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02年元 月4日,由他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科技行动计划》前期研究通过了 科技部验收;现正主持国家重大项目《中国西北不同生态地区山川秀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重大科技难题研究》。

  李佩成教授曾先后在原西北农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工业大学任教。至今培养硕士和博士生51人,其中已有8人成为博士生导师,1人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10部,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先后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 级5项。1991年,李佩成获农业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开始享受 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1997、1998年分别被评为陕 西省师德标兵、优秀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终审:haol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