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新闻 - 祝福母校 难忘师恩

【祝福母校?难忘师恩(十三)】西农:一个在脑海里留下深深印记的地方

西农:一个在脑海里留下深深印记的地方

冯海发 农业经济系90届博士毕业生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离开西农,屈指算来,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尽管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会渐渐老去,过去的岁月和往事也会逐渐淡化,但西农学习和生活在脑海中留下的印记丝毫没有减淡,反而不断加深。

  每每忆起自己的过去,西农总会在第一时间跃现眼前:拾阶而上的五台山,高高耸立的三号楼,幽静墨香的图书馆,傲群常青的松柏林,还有对面映来的太白山和渭河水,一切都历历在目;三号楼顶的悠扬钟声,教室里和树林间的朗朗书声,绿树枝头各种鸟儿卿卿叫声,还有周边农家院落勤劳公鸡的高亢鸣声,一切都缭绕在耳。的确,我虽离开了西农,但心依然留在西农,永远忘不掉的是西农的云笠蓝天和那块绿地,永远割不断的是与西农结下的涓涓文脉和悠悠樯。

  我是1984年8月底到西农读研究生的。说实在的,当初报考研究生时有很多选择,但为什么偏偏就选定了远离城市的西农呢?一句话,是西农农经系的学术地位吸引了我,是西农农经系的学术环境吸引了我,是西农农经系的学术权威吸引了我。尤其是我的导师是王广森教授,在经济统计学和发展经济学方面的造诣,使我在读大学时就企望能成为他的门生。所以,当一旦有了允许报考研究生的机会后,尽管杨陵镇不停快车,尽管从武功到杨陵镇要搭乘尾部冒黑烟且不很安全的三轮“蹦蹦车”,我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西农,选择了农经系。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长达6年的研究生生活里,西农给我的学术熏陶,西农给我的知识磨砺,西农给我的研究引导,西农给我的生活方式,为我以后的学术研究和行政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西农,我第一次系统研读了《资本论》,第一次接触了苹果计算机,第一次知道了虚拟变量,第一次知晓了“双缺口模式”,第一次把握了“二元结构”范畴,第二次探究了TEP(总要素生产率),第一次钻研了工业反哺农业,第一次……,实在是太多太多。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汇成了我的知识海洋,铸就了我的学术塔基。如果说我在学术上还作出了些许成绩,如研究农业总要素生产率的博士学位论文被收入于光远、季羡林任名誉总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文库》,是该《文库》仅收录的2篇农业经济专业的博士论文之一;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业关系演化阶段以及在工业化初期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当工业化达到相当程度后工业反哺农业的观点;4次在经济学界的最高学术刊物《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37岁晋升为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等等;这在今天也许不算什么,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则是少见的。而这些成绩,如果没有西农对我的培养,如果没有西农农经系的老师对我的传道、授业、解惑,是无法取得的。学子的成绩永远归于母校!永远属于母校!

  离开西农后的光阴里,西农发生了很大变化:规模扩大了,楼房长高了,马路拓宽了,越来越美了。

  祝西农越变越好。

  祝西农育人之树常绿,学术之树常青,人文精神常存!

  冯海发,男, 1957年10月出生,山西乡宁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0年2月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系,获博士学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人选。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农村局局长。

终审:杨耀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