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园地

【凤岗漫忆】这里教会我热爱与坚持

【凤岗漫忆】编者按:为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党委宣传部整合所属多个学生记者队伍,于2015年3月28日成立了凤岗通讯社。通讯社学生记者们在部领导的支持与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出现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实验室和田间地头,活跃在校运会、招聘会、杨凌马拉松、暑期社会实践、迎新、农高会等大型活动中,他们细心感悟,用文字、镜头和声音记录,在学校新闻网、校报、广播台、微信、微博、抖音号等多媒体平台展示学校师生校友奋进故事,为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和校园文化繁荣注入了青春力量,也为学校落实“三全育人”提供了“凤岗样板”。在凤岗通讯社成立10周年之际,我们特设「凤岗漫忆」专栏,刊发学生记者们的回忆文章,重温那些难忘的岁月,激励后来者奋发有为。欢迎历届凤岗通讯社成员投稿(邮箱xndxxbjzt@163.com)。



深夜整理书柜时,一枚褪色的记者证从书籍扉页滑落。证件上“凤岗通讯社”五个字在台灯下泛着微光,刹那间,那些被快门声浸润的青春岁月如显影液中的相纸,在记忆深处渐次清晰。“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这方寸间的印记,承载着的却是整片关于西农、关于凤岗的回忆。

初遇凤岗的那个深秋,银杏大道上金蝶纷飞,取景框里的世界晃动摇曳,我抱着刚入手的佳能80D站在三号教学楼前,像个手足无措的闯入者。那时,初入记者团的我还在为如何拍好一张照片而迷茫。而时任校报记者团团长的闫克念学长在迎新见面会的一句“坚持你所热爱的,热爱你所坚持的”,让我明白了新闻理想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快门与心跳共振的踏实节拍。

那些在冬日清晨赶赴活动现场的日子,那些为捕捉完美瞬间而屏息凝神的时刻,正是这句箴言如三脚架般支撑着年轻的热望——原来最动人的光影,从来都诞生在坚持与热爱的交叠处,就像显影液中的银盐,唯有历经岁月沉淀,方能显现生命的重量与质感。

从此,相机肩带在脖颈与手臂压出层层褶痕,存储卡里却生长出一片葳蕤的精神原野。那些闪着光的日子里,我曾追逐杨凌国际马拉松终点线上的矫健身影,看绷直的肌肉与朝阳熔铸成流动的勋章;曾俯身康振生院士的麦田深处,看条锈病叶在他的掌纹间谱出一首农科叙事诗;曾定格元旦晚会穹顶倾泻的绚烂灯光,让跨年倒数的声浪在慢门中结晶为光瀑;曾在运动会与跃起的剪影同频呼吸,看逆光中的砂砾在取景框里凝结;曾用镜头见证西农四季的更迭变换,看春日樱花绽放、夏日绿树成荫、秋日麦浪翻涌、冬日落雪成画……


2019年杨马采访结束后赵汉卿(二排右一)与师生们合影.jpg

2019年杨马采访结束后赵汉卿(二排右一)与师生们合影


这些散落在时光里的镜头碎片,原以为是零散的视觉采撷,却在暗房般幽深的记忆里显影出叙事脉络。那些被快门切割的瞬间,终在岁月中连缀成流动的永恒,如同小麦拔节时地下相连的根系,默默滋养着后来者探寻光与真的眼睛。

后来,我也逐渐从学生记者成长为一名社长,与校报记者团、新媒体中心、影视中心、网评中心、广播台等部门的小伙伴们并肩作战。角色上的转换带来了观念上的成熟,让我对新闻宣传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之前专于新闻摄影的我在一次次团队配合中懂得:新闻从来不是单声部的独唱,而是无数赤诚共振的交响。当文字与镜头、声波与数据真正交融时,新闻的羽翼便有了覆盖整个校园的力量。


赵汉卿在就业洽谈会现场采访.png

赵汉卿在就业洽谈会现场采访


在担任社长的岁月里,我们为专题报道的架构争得面红耳赤,又因某个绝妙标题的诞生击掌相庆;把通宵选照片的电脑屏幕当成星空,看晨曦如何将键盘镀成金色。这些零散的片段,如今想来恰似暗房中的显影过程——当初只道是寻常的相处,经过时光的定影,都成了生命底片上永不褪色的暖调。

在凤岗的那段日子,不仅教会我如何用镜头捕捉瞬间,更让我明白新闻背后的责任与使命。那些在校园新闻现场奔波的日日夜夜,那些与团队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早已在心底埋下了追寻新闻理想的种子。

正是这份对新闻的热爱与执着,让我选择毕业后来到西安交通大学,继续在新闻传播的学术道路上深耕。如今,隔着光阴回望,凤岗教会我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那份在热爱中坚守、在坚守中热忱的执着精神。


赵汉卿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工作照.png

赵汉卿在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学习期间的工作照


每当在研究中遇到瓶颈,总会想起当年在凤岗努力改稿、反复挑选照片的日子——那份坚持与专注,成为我追求学术路上最坚实的底色。而那为抢时效奔跑时扬起的衣角,那为求真相互辩驳激起的火花,那为呈现完美照片熬红的眼睛,也早已化作梧桐年轮里的金线,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十年树木,如今的凤岗通讯社已亭亭如盖。每当在学校公众号看见学弟学妹们充满张力的新闻图片与新颖的推送选题,总不禁让我想起当年在凤岗通讯社的日子。这片土地上的每一帧记忆,都像精心保存的胶片,只待某个怀念的夜晚,便能在心间放映出永不落幕的青春光影。


赵汉卿在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习期间.png

赵汉卿在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习期间


愿这片承载过我们青春重量的精神家园,永远保持对真相的虔诚、对美好的敏感、对时代的担当。当新的十年来临,相信会有更多年轻的手,继续在这方热土上书写光与影的传奇。

凤鸣高岗,声动十年。让声音发出,让故事传承。

作者简介:赵汉卿,人文社会发展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20届毕业生,曾任凤岗通讯社社长、校报记者团团长;本科毕业后跨专业在西安交通大学读研,现为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新媒体与社会治理专业博士研究生。


编发:丁元禾

编辑:孙楠皙

终审: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