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科技创新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吴普特
按照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安排,在去年筹备校科技工作会议深入各个学院调研的基础上,4月17日,我又组织了一次各学院院长、各科研基地负责人参加的专题调研座谈会,对我校合校以来的科技创新成效和问题,进行了研讨和分析。结合自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体会和认识,形成如下报告,与大家共勉。
学校合并组建以来,科技创新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指导方针,紧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面向国际科技发展研究前沿,以解决西部旱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大科学、关键技术和社会问题为目标,以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创新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为保障,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道路,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以科技创新提升学科水平,促进人才培养,带动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科技创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工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宏伟蓝图提供了一定的科技支撑。
一、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效
(一)科研立项和经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00年以来,我校获批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科技支撑计划课题43项,居农业高校前列;获批主持“973计划”项目1项、课题6项,实现了我校主持“973计划”项目零的突破;获批主持“863计划”课题31项;2008年获批国家基金项目51项,是2000年的21项的2.4倍。累计承担国际合作研究项目35项,经费1300万元;承担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111计划”项目)2项,经费1350万元。另外,我们还得到了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持续支持,累计到位创新经费9450万元,促进了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
合校以来,学校累计到位各类科技项目经费11.66亿元,其中2008年到位2.6亿元,是1999年的14倍。
(二)科研基地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合校初,投入了1.2亿元建设科研大楼,为学校优质资源的集中和集成创造了条件。2003-2004年,学校按照“集成、共享、创新”的思路,对各学科科研条件平台建设进行了全面规划,先后建设了生物技术公共大平台和18个学院公共平台,全面改善了科研实验条件。在“985工程”二期建设项目启动实施后,整合有关学科平台资源,构建了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畜禽养殖与重大疾病防治、农业有害生物防治与生物源农药创制三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目前,学校以建设国家实验室为目标,结合“863计划”重点项目,投入3000万元建设的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创新平台,已经完成了前期改造和装修工作,上半年就可投入使用。
2000年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31个,学校拥有的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总数达到了44个,是合校时的3.4倍。其中,新增国家和省部野外观测研究站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改良中心1个、省部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与国外知名大学、科研单位联合共建了一批国际科技合作研究机构,如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中英可持续农业创新协作网、中奥环境保护研究中心等。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突出学科特色,设立了农村金融研究所、苹果研究中心、油菜研究中心等31个开放式的校级学术机构。
目前,学校已形成了由8个国家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改良中心、野外观测研究站)、36个省部科研基地、5个国际科技合作研究机构、31个校级学术机构、3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18个学科研究平台、9个分布在产业中心地带的试验站组成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体系。
(三)科技成果产出创造了新的成就
2000年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1项,其中主持完成8项,在农业高校中仅次于中国农大(16项)和北京林大(9项);获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15项;获批国家授权专利252件;选育植物新品种222个,其中国审品种18个。九年累计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学术论文1800余篇。2008年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458篇,是1999年的24倍,其中以第一署名单位发表SCI、EI论文313篇(SCI论文185篇、EI论文128篇),是1999年的16倍之多。
二、科技创新的基本经验
(一)加大投入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系统集成,构筑科技创新基础条件支撑体系
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是聚集创新要素,实施创新活动,产出创新成果的基础和阵地。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是培育重大原创性成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前提。学校把争取建设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龙头战略,集中优势资源,加大整合、集成和提升力度,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一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结合学校实际,坚持将建设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齐全、开放共享的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作为学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石”,强化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组织和实施,以国家级创新平台为核心,省部级创新平台为中坚,校级创新平台为基础,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符合学校科技创新需求的高水平创新平台。
二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积极跟踪重大科学前沿问题,以产出重大原创性成果为目标,建设以国家和省部重点实验室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以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为目标,建设以国家和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强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构建具有明显区域特色、以发展战略和宏观政策研究为主的创新平台。
(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发明创造,建立健全科技奖励机制,提升科研自主创新能力
学校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紧密围绕农业知识产权创造、管理、运用和保护,在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政策导向、知识产权扶植与奖励机制、知识产权宣传培训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实施了重业绩、重贡献、鼓励冒尖的人事分配政策、分类考评政策和知识产权政策,对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专利和高水平论文给予奖励,对获得的科研项目按到位经费进行配套奖励,对技术转移收入按比例分成,通过政策引导,调动了广大科教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拓宽立项渠道,加强组织和协调,狠抓项目策划和培育,提升重大科研领域竞争力
一是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突出学校科技创新的主体领域,加强科技项目的策划与设计,增强学校优势研究领域在国家科技项目指南中的反映度,结合学校科技发展需求,及时编制科技项目指南,加强对科技人员申报科技项目、开展创新活动的指导与协调。在国家重大项目立项方面,抓住机遇安排部署,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实现了突破性进展。
二是以争取国家和省部各类科技项目为主渠道,加大争取企业、地方政府和其它组织科技项目的力度,积极争取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形成了多渠道筹措科技项目经费的格局。重视争取社会横向研究项目,调整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鼓励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点)横向科研项目,对横向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
三是加强科技项目管理,统筹校级科技项目管理,改进评审机制,凡由学校经费支持的科技项目,均应依托校内创新平台,实行自主申报、院系评议、学校评审、分期划拨、目标考核。加强项目实施管理,强化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和检查,做好项目验收,重视科技成果的总结、凝练,增强重大成果产出能力。
从2000年开始,学校先后设立了青年科研专项、人文社科科研专项,对冒尖的优秀人才、有苗头的科研项目、申报国家重大项目备选项目、申报国家基金备选项目进行预研究支持。累计投入经费1260万元,资助项目984个。为了巩固和加强育种工作,我们从2005年开始设立了植物育种专项,累计投入资金达到600万元。2008年又争取到唐仲英基金会对我校育种事业的支持,该基金会每年将投入20万美元,在我校设立育种基金。
为了提高国家基金申报命中率,近两年来,学校每年投入20万元左右,聘请国内有关学科的权威专家,对我校项目申报人员进行面对面指导,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十年来,学校科技创新条件得到不断改善,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取得了一批科研新成果,对我国西部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科学研究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尽管如此,但学校科学研究近年来的进步总体上还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原创性的、有重大理论影响或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比较缺乏,学校科研实力、学术水平和学术竞争力突出优势不明显,尚未完全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与同类兄弟院校相比,仍然存在下述几个方面的发展瓶劲亟待突破。
(一)领军人才和强势竞争力创新团队相对较少
近年来,学校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花费了很大力气,人才队伍状况有所改观,但与兄弟高校相比,学校的差距依然很大。
一是科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和学缘结构还不尽合理,学术梯队不够完备,个别领域有断层现象。
二是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创新团队较少,缺乏国内外知名的一流学术大师、顶尖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领军帅才,科研工作在很大程度处在“师傅带徒弟”、“老师带学生”的小而散状态,独来独往的单干现象很普遍;好一点的团队也只是“单兵种”作战,一些团队“拉郎配”,有其形无其实。
(二)科技资源紧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学校的科技力量缺乏有效、系统的集成,科技创新缺乏合力,科技资源整合力度有待继续加大,当前条块分割、相互封闭、重复分散的格局还未从根本上彻底打破。
一是学术资源利用中存在过多的浪费。科技力量个性化管理欠缺造成了科教人员资源配置的浪费;人才培养中“研究型”教学开展的低水平和研究生科研活动质量控制局限产生的资源浪费;科学研究缺少有效的组织主体,现有的科研学术活动总体上是嫁接在传统以教学为主要功能形成的组织结构上进行的,科学研究在学院组织框架下基本上成为教学的手段或延伸,科教人员的科研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基础,学术研究因此更多地限于个人分散的自由形式或在个人自由基础上形成的小规模松散联合,组织行为所具有的优势特别是承担重大项目、产生重大成果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
二是科技物质资源紧缺与浪费的现象并存。合校后,学校在科技条件建设上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建设了校级生物技术公共大平台,按学科在各学院建设了一批院级公共平台,但从实际使用效果看,一方面大量仪器设备闲置,另一方面教师提出缺这少那,造成了这种资源紧缺与浪费并存的现象,这既有管理上的问题,也有教师观念上的问题,个别学院的学科公共平台甚至变为个人的“实验室”。
(三)科研基地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亟需加强
一是现有科研基地对学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的支撑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数量较少,省部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亟需加强,学校争取到的众多省部科研基地,有些只是“挂牌”,有名无实,造成了闲置。
二是投入到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建设的运行经费相对不足。
三是缺乏一支能满足和支撑国家、省部科研基地建设发展需要的专职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
四是部分特色、优势学科领域尚需建设一个或若干个设施先进、特色鲜明、能满足学科研究需要的中等规模研究平台和相对集中的野外试验基地,大多数正高职称的科教人员还没有一个能满足科学研究的基本实验室。
(四)科研项目执行管理有待强化
在科研项目管理中,从学校到学院,从科研管理者到科技人员,出现了“重科研立项任务争取,轻科研项目执行管理”的现象,导致近年来出现的“科研立项取得突破,科研经费实现增长,科技产出供给不足”的尴尬局面。
一是项目研究团队满足于完成项目合同规定的目标任务,只求能够顺利结题和通过验收,研究项目完成情况总结不系统,项目研究成果凝练力度不够。
二是项目研究经费使用不规范,开支不合理,科研经费执行计划“刚性不足、弹性有余”。
三是极少数的科研项目结题或验收后,科研经费出现一定的节余,长期挂账,给学校科研项目经费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不少问题。
四是科研项目执行过程管理重视程度不够,项目年度执行进展和中期检查很多时候流于形式,导致总结不深刻,检查不深入,创新研究和管理服务“双双缺失”。
四、科技创新的对策
(一)坚持项目带动战略
科研立项始终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人为本、绩效为先,科学管理、服务至上”的原则,采取“项目带动、基地支撑、政策引导、扶优扶强”四大措施,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争取和科技产出“四位一体”有机融合、良性互动的科研发展组织模式,支撑和引领学校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培养。
一是以科研项目的策划、争取和实施为重点,充分挖掘国家科技资源、陕西省科技资源、外省市科技资源、境外科技资源,以及企业横向科技资源,进一步调动学校、学院(系、所)和科教人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方位、多层次、有步骤地围绕多立项、立大项,抓好各个环节,形成以纵向研究为主体,纵向研究、横向研究和国际合作研究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以重大(点)科研项目为纽带,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用科研项目的实施吸引人才、聚集人才和培养人才,促进学科间的交叉与融合,推动学科建设,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主动搜集各类科技信息,及时掌握科技立项动态,分析科研管理形势,研究探求科研立项规律,突出立项重点;对收集到的信息和掌握的情况及时进行整理和分析,紧密围绕和密切联系学校实际,寻找出共振点、切入点和突破口,并深入到各学院(系、所)中去,在第一时间内反馈给广大科教人员;对重大(点)科研项目实行领导分工负责制,加强联系、密切关注和重点支持。
(二)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科研基地是研究开发能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学校科技创新、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的规模与水平。
一是按照“统筹规划、分类建设,突出重点、适度超前,分布实施、持续发展”的思路,坚持“改建、集成、新建相结合,科研平台建设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对“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公共大平台、学科科研平台、课题组基本工作平台、学生科研教学兼用平台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构筑起学校科研平台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二是坚定不移地把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建设作为科技工作的立足点,围绕国家科技重大需求和国际学科发展前沿,结合学校实际,进行科技优势资源整合,积极申报组建新的科研基地,为学校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条件支撑。
三是对已有的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进行科研立项倾斜和支撑,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积极帮助解决其在日常运行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促进其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大对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运行经费的投入力度,着力建设一支能满足和支撑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建设和发展需要的专职管理和技术支撑队伍,充分激发科研基地为科技创新的支撑活力。
五是改革科研组织方式,尝试在更大范围内推行以学院(系)主抓教学、以国家和省部科研基地主抓科研并兼顾研究生培养、教学科研在组织上有限分离、分工明确、相互促进的新型组织框架和运作体系。
(三)创新科研执行管理
全面深化科研管理体制与机制创新改革,大力加强科研执行管理,强化科研管理服务意识,促进出成果、出效益。
一是通过深入重点课题组和研究基地,对科研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了督促和检查,努力做到了上情下达、下情上报,改变过去单纯依靠“听汇报”的被动管理方式,促使科研管理人员融入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有关问题。
二是积极进行成果预测,对结题的部分重点项目及时进行验收和成果鉴定。
三是在成果报奖方面,加强组织管理,捆绑和集成部分单项成果进行联合申报,提高申报的质量,圆满完成多出成果、快出成果、出好成果、出大成果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四是根据国家和省部科技计划管理规定,修订学校科研项目管理规章制度,确保项目研究任务圆满完成,提高项目经费使用效益。
以上是我按照学校统一安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调研合校以来科技创新成效、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我校科技创新工作的一点思考与认识。不妥之处,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终审: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