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楷模王辉 北校区的试验麦田里,经常出现一个头发花白、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老人,他就是坚守麦田四十余年的“三秦楷模”王辉教授。 作为一名科研人员,他以田间地头为家,一待就是一整天;作为一名育种专家,他选择了小麦育种,一干就是一辈子。他把五十余载的光阴奉献给黄土高原,用脚步丈量着三秦大地,把收获的喜悦带到黄土地上的千家万户。自青春至古稀,不断破解小麦的“生长密码”,将自己的毕生与“三农”紧紧连结在了一起。 1943年10月,王辉出生于陕西杨凌一户农民家庭...
麦粮济苍生 英雄竞风流 在已经退休的老一辈小麦育种科学家里,还有开创杨凌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之先河,奠定了小麦三系杂交种选育研究基础的小麦遗传学家李正德教授。 1915年出生的李正德教授,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 1940年他从西北农学院农艺系毕业后即留校,曾任西北农学院农学系主任、陕西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他主持了“小麦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利用”课题研究,其中Ven型、K型和A型小麦新不育系研究,1988年通过部省级鉴定,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中Ven型和A型属国内外首创,...
编者按 又到清明,转眼间,周尧先生离开我们已经10年。为了缅怀周尧先生,更好地了解、学习先生的事迹及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现将《中国科学报》《周尧:只攻“雕虫”小技》一文予以转载,与大家共勉。 周尧(左二)在采集昆虫标本 周尧,国际著名昆虫学家,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第六、七届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昆虫学史学科奠基人,享有“蝶神”“虫坛怪杰”“亚洲之光”等美誉。 周尧曾经感慨:“报国之日短,求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