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网站 - 科学发展 - 校领导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

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


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侯  曦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强大思想武器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高峰,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我们要办成人民满意的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也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邓小平理论是开创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发展观则是这一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以丰富的思想内涵、严密的内在逻辑,构成了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科学体系。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呈现激烈动荡的现象,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些过去未曾凸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发展观,就是在深刻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立足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因此,科学发展观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内都要始终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学校合并组建十年来,各项事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办学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这些进步和成绩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赞扬。怎样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使学校的发展更加符合国家的要求、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民群众和广大师生的期待?怎样做到“有特色”,“高水平”,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这是在这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需要认真研究思考并给出答案的重大问题。五年前学校第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最近,校党委常委会依据国家战略的要求、人民的期待,我校建校七十多年特别是合校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同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差距,人才状况、学科基础、资源条件、创新能力已有很大改观,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新路,办学总体水平步入国内农业高校先进行列等方面的实际,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新目标。这是一个要求更高、范围更广、实现难度更大的目标。我们要通过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理清发展思路,查找差距不足,着力解决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推动学校工作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朝着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战略发展目标不断迈进。


  二、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义


  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据统计,从1978-200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7%,GDP由1978年的3624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十位,提高到2006年的21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第四位。2008年,我国GDP已突破23万亿元人民币,超过德国,跻身世界第三位。我国现代化建设之所以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巩固和扩大执政的群众基础,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来自国际国内的各种困难、风险和挑战,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都与始终扭住发展这个根本,源与发展,得益于发展。然而,尽管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仍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是世所罕见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动摇、不放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7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3%,跨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用十年时间走过了其他国家三十年、五十年的历程,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历史新目标迈进。学校合并组建十年以来,是抓住国家科教体制改革的重大机遇,通过改革有效整合科教资源,实现教学和科研单位实质性合并,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新体制,加快发展的十年。正是有了全校上下齐心协力谋发展,一心一意抓发展,千方百计求发展,才有了今天学校在办学实力、规模、水平,在研究条件和能力,在社会服务和对经济贡献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得到社会公认的前所未有的进步。建校以来特别是合校以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实现学校奋斗目标的关键。在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过程中,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发展不好更不行。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那样:“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


  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应当是又好又快的发展。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从以前提出的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从快字当头到好字优先,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与转变。科学发展就是不仅仅强调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而且更强调在发展过程中必需坚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这对于高等学校的发展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既是过去十年来坚持抓学校发展的自然结果,更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的学校发展的新目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向新的奋斗目标,我们仍然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狠抓发展不放松,而且要保持快速的发展,做到又好又快。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不动摇、不放松、不折腾。


  三、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要着力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要发展必须依靠人。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基石,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是百年大计、千秋工程。只有一流的教育,才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国家实力,才能建设一流国家。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高等学校发展要做到:教育要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要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归根到底是多处拔尖人才、一流人才、创新人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我们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就是通过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培养出更多的能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的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内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实现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为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决定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教师。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们与世界高水平大学的主要差距,是在教师队伍的结构和水平。人才是学校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是提高育人质量的保证,是办学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合校以来,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人才工作有了前所未有的转机。但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要求相比,最大的瓶颈、最根本的制约、最需要突破的障碍还是人才。我们要始终把人才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坚定不移的继续推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突出学术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两个重点,抓好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三个环节,实现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结构和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努力打造一支适应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发展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坚持办学以教师为主体,就是要尊重教师的主人翁地位,切实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教授办学的作用,实行民主管理。在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过程中,充分相信和依靠全校广大师生员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问计于师生,求智于师生,从而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思想合力,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内在动力。


  四、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真正科学的发展,必须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一个相互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所谓全面,就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所谓协调,就是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环境资源相协调。所谓可持续,就是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正如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的那样,“我们之所以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来强调,这是因为:一方面,经过长期发展,我们积累了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以在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另一方面,城乡去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不适应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只有更加自觉地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化解对我国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更好地推动我国发展进程,确保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对高等学校来说,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要围绕人才培养这个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发挥大学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着力提高办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要围绕国家和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创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通过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会服务培养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一流人才。我们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战略需求,面向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为解决三农问题、环境问题,粮食安全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生态安全问题等,做出“顶天”“立地”的优异成绩。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思想上,要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者的关系,农林特色和综合趋势的关系;在学科建设上,要处理好重点学科和非重点学科的关系、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关系、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的关系;在科研上,要处理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关系,个人奋斗和团队合作的关系,研究成果和研究条件的关系;在人才队伍建设上,要处理好外部引进和内部培育的关系,发挥老教师领军作用和促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关系;在发展策略上,要处理好近期任务和长远目标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等等,从而实现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


  五、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将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挑战,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只有坚持统筹兼顾,我们才能真正处理好我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的改革发展稳定问题。”要做到统筹兼顾首先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对高等教育战线而言,全局就是要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振兴对人才资源的需求。我们应该从这个全局出发,认识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我们提出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就是站在学校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发展现代农业,根本出路在科技,建设一流农业强国,必须有一流的农业大学为支撑这一客观规律,基于建校70多年历史特别是近十年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才状况、学科水平、资源条件、创新能力等办学实力有了大幅提升的现实,面向国家发展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需求和发展机遇,从学校农林学科特色突出、优势鲜明的实际出发,把发展目标由原来的“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重新确定为“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这一新的定位和发展目标,是更长远发展阶段学校奋斗航标的战略延伸和具体指向。这也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间学校发展的全局。我们应该树立这样一个雄心壮志。要根据这个全局,统筹规划,科学发展。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首要的是要统筹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关系。统筹兼顾的发展,是又好又快的发展。是规模、结构、数量和质量、水平、效益的统一。建设一流大学,办学质量是生命线。当前特别要把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高校办得好坏,不在规模大小,关键是要办出特色,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风格。这是全国高校的问题,也是我们学校应特别注意的问题。其次,要统筹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不改革就无法实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发展目标。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或发展太慢就会辜负国家赋予的责任,人民的期待,广大师生也不满意。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改革和发展就无从谈起。要用统筹兼顾的方法化解在学校改革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再次,统筹正确处理在发展过程中重点发展和整体推进、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也十分重要。学校工作是一个整体,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应该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发展目标。但是在实现发展目标的过程中,不同的部分,不同的主客观条件,必然有不尽相同的具体目标。为了整体工作的推进,必须首先实现某个重点部分的突破,各种资源可能优先向这部分倾斜。有些工作在当前看来并不重要,但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却十分必要。面对这些情形,就需要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利益出发,从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出发,统筹兼顾,妥善解决,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学校发展的最大合力。


  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是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确定的实践载体,也是我们学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确立的新的发展目标。我们要按照中央“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突出如何使学校的科学发展上水平这个核心。关键是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办学质量,突出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我们应该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发展过程中突出问题,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形成正确地办学理念、发展思路和具体措施。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积极投身到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实践中去。


  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一批高水平大学的兴起,既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一个国家崛起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自己的世界一流大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战略重点,是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光荣使命。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一流农业强国,中国必须有也必然会产生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时代的呼唤、祖国的需要,这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最为强大的动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心、必胜的信念,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的农业大学的步伐!